放学后,家长多问这三个问题,孩子会越来越优秀!
资料更新:2021-03-30
浏览次数:2383
孩子放学刚踏进家门,不少家长就开始各种发问:
原本家长是出于好意,想关心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情况。可孩子不是答非所问,就是简单回答几个字,之后再也不愿说了。其实,亲子沟通需要技巧,更要注意避免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当孩子放学后,家长们不妨这样问,既有益亲子关系,也会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在传统观念中,上课就是老师在台上讲、孩子在座位上听。因此,很多家长关心的是孩子能否跟上教学节奏、能否回答上老师的问题。不可否认,高质量的听讲是孩子认真学习的有力证明,然而,提出问题的能力也不容忽视。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犹太裔的诺奖得主占到总数的22%。比例之高,得益于犹太教育的精华——培养善于提问和质疑的孩子。无独有偶,在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看来,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只有养成主动思考、积极提问的好习惯,孩子才能学得又快又好。所以,当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不妨问问“你今天提问了吗?有没有问一个很棒的问题?”老师的专业是教书,他们在知识教授、教程安排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相比之下,家长对于孩子所学内容的了解和把握不及老师。在此背景下,一些家长把考试分数作为评判孩子学习情况的唯一指标:分数高,证明孩子有认真听课,对课堂内容都能学懂掌握;分数低,那就意味着孩子不用功、不是学习的料......在笔者看来,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绩,更要把关注重心落在孩子的实际学习上。不要急着让孩子放下书包便去写作业,家长不妨让他们当一回“小老师”。复述一遍新学的内容,演示一遍新掌握的技能,不仅让孩子及时回顾,还有助于查缺补漏。只有养成及时复习巩固的好习惯,孩子才能越学越扎实!所以,当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不妨问问“你今天新学了哪些知识?你能教教我吗?”看到孩子反复纠结一道题、夜神了作业只写了一半,有的家长开始急了。他们搬凳子坐在孩子旁边,盯着孩子写,还是不是开口催促。其实,有的时候孩子不是有意拖拉,而是遇上了无法独立解决的难题。这时,家长的再三催促不仅不利于孩子解题,还会让他们心烦意乱、越做越错。一位老教师曾说:“结果很重要,但只有过程对了,结果才有可能对。”多留意孩子在完成作业时的表现,看看他们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当然,家长不能替孩子完成,也不宜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教给他们思路和方法,在一旁指导他们做,将带给孩子更多的好处!如此一来,不仅能有效提高速度,还能锻炼孩子的反思能力。所以,当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不妨问问“有没有不懂的地方?需要爸妈的帮忙吗?”有一句话说得好:教育不仅要有心,更要讲究正确的方法。
放学后,家长多问这三个问题,孩子才能越学越得力,越考越高分,越来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