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浙江日报报道,2月19日晚上,杭州多个家长群中流传着一张西湖区某公办小学二(3)班的家长通知书。

该通知称,为了预防疫情在班级内的流行和传播,也为了更好保障每一位孩子的身体健康,根据上级文件决定,2月20日至23日(周一至周四)停课四天,无身体不适症状并且抗原或核酸检测为阴性的学生于2月24日回校上课。
而另一条消息也在各个家长群不断扩散:拱墅区一所公办初中已有多个班级出现多人新冠感染,而且感染的大多是此前没阳过的学生。
两条消息在家长之间不断发酵,让部分家长有些焦虑。“我们家孩子还没阳过。这些消息是真的吗?是不是新一波新冠感染高峰要来了?”
据杭州日报2月20日消息,记者从杭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了解到,目前涉及到杭州三所学校,分别是西湖区某小学(共出现10例,均为新冠首次感染);拱墅区某中学(共出现5例,均为新冠首次感染)。另外 ,上城区某小学12名学生有发热症状,为流感聚集性传播。上述三所学校均已根据相应预案对涉及班级教学课程暂行调整。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杭州个别学校班级出现数名学生感染新冠病毒(均为首次感染),属于正常现象,并不代表新一波流行的开始。另外,目前甲流、诺如病毒感染也已经进入多发期,即便孩子出现发烧等症状,也不一定是由新冠病毒引起,建议家长第一时间帮助孩子进行抗原检测。2月20日早上,西湖区教育局就“某小学出现多例阳性学生停课”进行通报。
通报称,经调查,2月19日(周日)学校陆续接到二(3)班学生周一请假的申请,截止到傍晚18时该班共计10位学生出现发热症状,在家抗原检测显示阳性,初步考虑为新冠感染。学校根据乙类乙管处置预案,向疾控部门进行了报告并发布了班级停课4天的通知。接报后,区防控办立即组织区教育局、区疾控中心联合开展调查处置。通过流调,抗原检测阳性的学生均无新冠病毒既往感染史,为首次感染,目前症状平稳,精神状态良好。该校学生感染情况总体可控。《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南》提出,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应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幼儿园幼儿在园期间不佩戴口罩。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全意2月8日表示,目前北京市已建立临时人群免疫保护,加上目前国际流行的病毒和北京此轮流行的毒株有一定的交叉保护,近期至少三个月内,发生疫情流行的风险较小。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这波疫情中,体感上没“阳过”可能存在很多情况。有的由于防护措施到位确实没“阳过”,有的感染后没有出现症状是无症状感染者,有的在这波疫情之前就曾感染过,体内有抗体而自己没注意到。指南提出,中小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出现感染者后,学校在第一时间向所在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作出报告,由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提出并实施防控措施。当感染者占比较大时,可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停止线下上课、实施线上教学。新冠真的消失了吗?
每日新增阳性仍在5000例以上
实际上,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月18日最新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情况》,新冠感染者虽然已大幅降低,但是新冠感染人数仍然存在,每天新增感染者在5000例以上。著名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专家曾光教授2月19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冠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进入低水平流行阶段,还需要加强监测,每个个体仍需要继续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2月18日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我国在前段时间已经有较多人群被感染,形成了一定的群体免疫,所以目前不太可能引起新一波的流行。
因此,杭州个别学校出现多个班级或者多个学生感染新冠病毒,也是正常现象,并不代表新一波流行的开始。而且眼下甲流、诺如病毒感染也进入多发期。即便孩子出现发烧等症状,也不一定是新冠病毒,建议家长第一时间测一下抗原。据记者了解,在开学前,相关职能部门其实也已经做好了相应预案。例如,开学前,各校药品和抗原检测试剂储备已全达标。如果出现疫情流行高峰,中小学校、幼儿园采取严格的封闭管理。校园内出现感染者后,中小学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根据区教育局会同卫健、疾控等部门提出的防控措施加以落实;幼儿园及时采取临时关停措施。疫情解除后,及时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