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阶段孩子的成长特征

资料更新:2021-12-07
浏览次数:124

如果对孩子有清晰的成长规划,那每个孩子就等于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成长方向,而家长自己也能清楚在每个阶段自己应该怎么做!所以在开始做成长规划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系统了解孩子成长的六个时期:

依赖期

0-18个月

人类是依赖期最长的生物。在完全依赖期,离开他人的抚育,将无法生存。因此父母(或者原生家庭成员)的照顾显得十分重要。此时孩子除了自己呼吸,还有吸奶的自发动作,其他都在成长中,包括消化功能、视觉、听觉、味觉等,都需要成长。到18个月后这些功能才成熟…

探索期

18个月-3岁

这一时期,孩子开始好奇地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时孩子心灵方面的唯一渴望仍是与父母在一起,只要父母在孩子面前,孩子就感到安全,他(她)便会左右走动,大胆探索周围的一切。

探索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支持与鼓励,需要父母支持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行为。孩子需要父母观看与肯定他们所从事的一切探索,父母对他(她)所做出的努力,应以面部表情、声音及各种动作,给孩子以温暖的回应。

在这一时期里,孩子口中的“为什么”非常重要。当孩子提问题时,父母不可忽略不答或随便打断,这意味着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搜集信息、展开学习。

认同期

3岁-4岁

在这一时期,经历前面两个阶段之后,孩子已经熟悉并习惯了父母和周围的环境,这时,孩子便开始寻找自我,寻求自我认同。在前面两个发展阶段他头脑中的主要问题是:“你是谁”和“这是什么?”。

而这一阶段中的问题则是:“我是谁?”孩子逐渐开始形成自我意识,经过不断体验,学会一套自我表达方式。

这时,父母对孩子的表现,不应该横加否定或不予理会,父母应该成为一个热心的观众与听众,与孩子积极互动。同时,父母也应该在孩子寻找自我的过程中,以浅显适宜的方式,与孩子分享一些基本的价值观。让孩子既有机会了解基本的行为规范,又能让孩子自由地表达自我,同时给孩子提供一个充分的自我创造空间。

竞争期

4岁-7岁

在这一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新体验的需求和责任感的需求,逐渐开始显现。 他开始蓄势待发,准备测试个人对世界的影响力,验证个人的能力,他会尽情品尝新体验的乐趣,勇于体验任何新事物,敢于冒险与竞争。

这时正是孩子进入托儿所、幼儿园开始正式学习的年龄,外部环境的就开始介入孩子的成长,孩子会设法找到自己在孩子群体中的地位,对验证自己的能力深感兴趣,他从此进入了竞争与比较的世界。

父母对孩子的任何新体验应予以嘉许,对孩子的任何努力应予以赞赏,对孩子的任何成就应予以肯定。当孩子受到暂时的挫折时,父母应该让孩子感觉到绝对的心理安全,以鼓励孩子再次探索,提高再次体验的勇气。

关心期

7岁-12岁

在这一时期,孩子的生活已经逐渐丰富起来,在原有家庭关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同学、老师、邻居等各式各样的关系,他们的绝大部分行为表现和成长经历,都在父母的眼界之外发生。

在此之前,孩子一直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属于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受。而在这一时期,孩子开始在外在世界,发展自己的社交关系,在小朋友的世界里,重新定位自己。

这一时期孩子对社会的认识焦点,是与其他小朋友之间的友谊。他在家里,通常是以父母的呵护为主,同时,这一时期的孩子开始认识到,小朋友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

因此,孩子开始在乎自己与其他小朋友之间的情感关系,在乎自己是否被其他小朋友接纳和喜爱,开始发展自己的社交技能。孩子基于强烈的友谊需求,逐渐培养出关怀他人的能力。

在这一时期中,父母应鼓励孩子与朋友相处,提供并创造良好的社交环境去支持孩子, 孩子在这一阶段的健康发展,将奠定他以后关怀他人的基础。

亲密期

12岁-18岁

这个时期是成人期前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孩子的生理方面,尤其是性能力逐渐成熟,孩子开始渴望浪漫的伴侣关系。异性的吸引力是他(她)关注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期待与同性朋友发展亲密的友谊。孩子会在各种充满人际关系的世界中展现自己的能力。

这时孩子开始关怀周围的人和事,会对报刊上所读到的信息高谈阔论,同时,编织着自己五彩缤纷的梦想。

对于父母与社会的教导,孩子往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抗。而对同龄伙伴的行为,孩子往往会容易顺应。这是这一时期孩子的典型特征。

这时候,培养孩子的情感交流能力和思想交流的能力,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因此,父母与孩子间要坦诚相处,彼此分享内心真实感受,孩子自然会体验并学习到如何创造亲密关系。

这一时期,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对于孩子的青春期生理问题、心理问题,主动给予正面指导。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关注孩子可能受到的外来不良影响。

所以每位家长只有清楚了解以上6个阶段,才能开始下一步,对孩子的成长规划!

但在做这个成长规划之前...

家长必须要有基本的理念:“孩子是通过父母的引导,长大成为他们自己想成为的人,并不是完成各位家长的理想!”

如果达成,那可以开始以下的框架规划:

1-6岁,陪伴,多玩多看,不要害怕他/她摔倒,受一些轻微的小伤,每次受伤的时候告诉他受伤这个后果是他自己承受的。

6-12岁,认识大自然、习惯养成、有礼貌、适应环境。引导孩子自主制定每日日程表,家长予以一定程度的督促;除常规学习外,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什么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每月至少1-2次参加户外活动或同学聚会,给予良好社交环境的支持;每年寒暑假一定要让孩子独立参加冬夏令营,发展独立人格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12-18岁,性教育启蒙,天赋/潜能开发梦想引导,和孩子成为朋友一样的平等关系,而不是掌控。除常规学习外,每月至少2次孩子和朋友单独相处的机会,每月至少一次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每年寒暑假一定要让孩子独立参加户外丛林探险型/公益主题/研学型冬夏令营。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如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依靠各位父母规划和引导的,根据自己的孩子年龄,根据以上框架,做一个详细的成长规划,看看哪些你缺失的,那就从哪里开始改变!是否能拿到父母合格证书决定权在您的手中...

最成功的家长是能够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帮孩子规划很多小目标。如果觉得做成长规划太难,学习如何做持证上岗的父母不妨从“定个小目标开始把!”

地址:重庆南岸区万达广场名邸小区内(13号观光电梯旁)
电话:18725612537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23-62613191、62613192

招生热线
023-62613191、023-6261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