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食是什么?
积食,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孩子后天脾胃还没有发育完善的阶段,由于吃的太多,超出了孩子脾胃承受范围,从而损伤脾胃,食物积聚在肠胃中所形成的胃肠疾患。
它一般发生在婴幼儿身上,主要表现在腹部胀满、大便干燥、肚腹胀热等症状。
孩子的肠胃和大人有很大的区别,很多大人爱吃的食物对于孩子的肠胃来说,可能存在很大的负担。
因为孩子的肠胃较弱,消化水平有限,很容易会因为吃的太多而导致积食。
其中,比较直观的表现之一就是能看见孩子的小腹鼓起,这就极有可能是没有消化。
伴随着这些,你也会慢慢发现孩子整个状态会有所改变,变得没有胃口起来。
3、孩子积食的表现有哪些
当孩子积食后,除了比较明显的小腹变鼓之外,还会有哪些表现呢?
孩子常说:“肚子胀,肚子疼”
如果你发现孩子经常说肚子不舒服,那你就要留心了,因为胃里食物的不消化、堆积就会让孩子感觉难受。
饭后,孩子也会伴随着频繁地打嗝、放屁,更有甚者你发现孩子排便困难、拉肚子、亦或是便便恶臭等,那就很有可能是孩子积食了。
睡眠不安稳
俗话说,胃不和,则卧不安。
积食的孩子一般睡觉不踏实,总会在床上翻来翻去。如果你发现孩子有蹬被子、磨牙、说梦话等习惯,可以留意下孩子平时的饮食是否过量。
口臭、舌苔白且厚:
孩子积食不消化,吃下去的食物就会长时间留在肠道里,并由肠道内的细菌发酵,很容易产生各种有害物质,从而产生口臭,另外积食的孩子舌苔较白,也比较厚。
食欲不振,胃口小
一般来说,健康的孩子胃口会比较好,而通常不想吃饭的孩子,没有身体所必需的营养,势必不利于孩子成长。
如果你发现孩子前段时间胃口大开,而这段时间,他什么也不愿意吃、变得挑食,那么孩子很有可能因为前段时间吃的太多,而导致消化跟不上,从而导致近期食欲变差。
手脚出汗:
另外如果孩子本身不是出汗体质,手脚突然变得很容易出汗,那么也有可能是积食化热了。
对照一下,如果你的孩子最近有以上几种表现,那就是积食了,家长一定要注意起来。
4、积食对孩子的危害
由于孩子还小,自己本身对于饱腹程度无法准确的衡量,缺乏自控能力,再加上家长们的投喂不节制,就会很容易造成积食。
通常,积食会让孩子恶心、想吐、厌食、口臭等,如果长期积食,更会让孩子营养不均衡,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其实很多孩子动不动感冒、发烧、咳嗽,而且反反复复,表面上觉得是身体差、抵抗力不行,实则是孩子的脾胃出现了问题。
而脾胃和积食是相辅相成的,孩子脾胃差,不消化不吸收,就会造成吃进去的食物囤积,而长期的积食又会导致孩子脾胃损伤,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模式。
除此之外,积食还有可能会诱发孩子的多种疾病,例如:舌苔剥落、贫血、荨麻疹等。
5、如何预防孩子积食
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任何事物都讲究一个“量”,要想孩子身体健康不生病,就不要给孩子吃的过饱,穿的过厚。
但很多家长又会说:
“吃多了怕不消化,那想要孩子长身体,不吃怎么行呢?”
记住正常饮食要继续,预防纠正积食也要做好。
规律饮食,不要给孩子吃太饱、七八分饱即可;
给孩子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喝小米粥、多吃蔬菜水果,不要总给孩子吃很多的零食。
建议少吃多餐,每顿不要给孩子吃太饱,七八分饱即可。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孩子更要少吃。
调理好孩子的肠胃,吃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孩子脾胃不好,就会营养吸收不足,自然身体弱,长不高。可以适当给孩子按摩按摩,只有孩子的肠胃好了,才能吃嘛嘛香。
另外我们都知道,纤维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保证排泄通畅,所以妈妈平时给孩子吃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例如燕麦、红薯、西蓝花等。
让孩子保持心情的愉悦;
当孩子的心情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会加速孩子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更好地消化吸收,更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让孩子多锻炼运动。
跑步、足球、篮球、跳绳……这些形式多样的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让孩子长得更高,还可以促进孩子消化吸收,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成长无小事,饮食安全更是关键。
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注重孩子的饮食习惯。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积食症状,一定要积极,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保护孩子的肠胃,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成长。
招生热线
023-62613191、023-6261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