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学会分享

资料更新:2021-07-07
浏览次数:84

分享是一种传统美德,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乐于分享,但生活中也有很多人一味付出、不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最后结果也不如意。

这是因为从小时候起,他们的父母只是强调要分享,却没有帮他们养成正确的分享概念。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为什么要教孩子分享以及如何正确教孩子学会分享。

为什么从小就要教育孩子懂得分享?
分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它与人的社会认知发展是相关的。如今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独苗,在家里好几个大人围着孩子转,什么零食、玩具都是他一个人的,所以孩子大多是以“自我中心”的。

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幼儿赢得玩伴,使幼儿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更好地获得言语表达、人际交流等技能,从而使其成年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避免形成自私、任性、冷漠等不良个性。

父母可以先了解孩子各年龄段认知发展的一些特点,然后按孩子的成长规律来启发他们去观察、思考,作出决定。

0-3岁
孩子的特点:往往不能理解什么是分享,通常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从别人的角度去理解别人的心情。

孩子的想法和状态:“我在玩的东西就是我的”“我想要的东西也是我的”

不要强行让这个阶段的孩子把正在玩的东西给别人,因为孩子往往不能理解,且不喜欢强行“被分享”。

3-4岁
孩子的特点:孩子能够开始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开始理解自己的行为可能对别人产生的影响,同时开始理解什么是“轮流”的概念。

孩子的想法和状态:克制冲动能力还很差,常常会没有耐心等待,甚至哭闹,或去拿别人的玩具,这些都很正常。

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如果别人一言不发把你正在玩的玩具拿走,你会是什么心情?现在你这样对待别人,别人会是什么心情?不要给孩子贴个标签,说他们“小气”。

4-7岁
孩子的特点:能够理解什么是分享,经过指点,也能理解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后果。能够理解别人和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可能不一样。

孩子的想法和状态:忍不住以自己的想法为重,看问题习惯从自我角度出发。经过提醒,他们愿意分享,学习分享的行为。

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对他们的分享行为要有现实的期待,不能要求过高。不要随便评价他们,说他们小气或不懂事,这对培养分享意识和行为没有益处。

如何正确教孩子分享?
孩子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就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则。他们需要明白:他们不是世界中心。


在公共场所玩一些玩具,不能不顾其他小朋友是否在等着,不能一直占着。要交朋友,要和别人一起玩,分享也是一种必要的社会技能。但孩子学习分享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练习且多管齐下。

1、让孩子正确理解“分享”

与人分享,是人融入社会必须掌握的分寸。大多数父母都有传统观念:懂得与人分享是一种良好的美德,所以就教育孩子要与他人分享。的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分享,他也会在分享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假如,你手上有个苹果,你会选择把它送给别人,自己默默委屈难过,还是选择一人一半共同享受大口吃苹果的快乐呢?

心理学家发现,偏重利他但不利己的孩子(也就是总是给予的孩子),成年后的自我价值感较低,自信程度也较低。

孩子成年后需要面对的问题纷繁复杂,出人意料。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需要具备“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自由”。

学会理解他人情绪

首先,想让孩子学会分享,就要先激发他们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力。

有研究表明,如果鼓励孩子去思考自己的分享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情绪,孩子就会更慷慨;如果让孩子想象自己的自私会给其他孩子带来什么样的情绪,也会让孩子更愿意分享。


这里的关键是家长要向孩子说明他人的感受,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换位思考。

比如一个孩子想要你家孩子的玩具,你家孩子不愿意,家长就可以问一问他:“你觉得你要是不给玩具这个小朋友会是什么感受啊?”同时,还可以引导孩子去觉察他人的情绪,比如跟孩子说:“你看,他看起来是不是有些伤心了啊?”

这个过程中不要替孩子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开始思考“他人的情绪”。

如果孩子觉察到了他人的情绪,说“他会很伤心”,家长就可以进一步问:“那你觉得可以怎么办呢?”注意,这个时候重在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始终给孩子分享还是不分享的选择权。如果孩子思考完还是决定不分享,那就算了,尊重孩子的决定,也不要给孩子贴自私的标签。

前面提到的德国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如果跟孩子澄清完他人的感受,就算这一次孩子不分享,之后孩子的分享行为也会大大增加。

3、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

所谓物权意识就是对一件物品的所有权的理解,比如孩子知道家里的哪些东西属于父母,哪些东西属于自己。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越早越好。孩子物权意识越强,对自己的玩具又安全感,就会越愿意分享。

平时家长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就要注意强调“我的”“我们的”“他的”“他们的”,帮孩子强化所有权的概念。可以有意识地对孩子说一些诸如:这是妈妈给你买的,它就属于你了。或者是:这些物品都是你的,你要看护好它们,要负起责任来。这样,孩子就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如果孩子是在公共区域跟其他人共享物品,比如在图书馆看绘本,或者在游乐园跟大家一起玩玩具,家长可以提前帮孩子理清楚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区别。

可以跟孩子说:“我们到这里玩的玩具,跟在家里的不一样,我们只能暂时玩一下,不能带这些玩具走,也不能一直拿着玩不给别的小朋友。”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孩子才更可能把玩具让出去。

如果其他小朋友先拿到了玩具,你的孩子也想玩,可以让孩子理解先到先得的概念,可以说:“这个小朋友还在玩这个玩具呢,我们等他不玩了再来玩,现在我们一边玩那边那个玩具一边等,好不好?”

4、及时表扬孩子

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很难理解分享的概念,所以家长要特别用表扬来强化分享这个行为。但是,表扬是有技巧的。

有一项研究,研究人员让孩子接受不同类型的表扬。对于一组孩子,他们只是表扬分享的行为:“你把你的一些弹珠给那些可怜的孩子,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对于另外一组孩子,他们赞扬了孩子行动背后的品质:“我就知道你是那种喜欢帮助别人的人,你真是一个非常好的人。”

研究者发现,几个星期后,当孩子面对更多的给予和分享机会时,品质被表扬的孩子比行动被表扬的孩子分享得更多。因为表扬孩子的品质,会让他把分享内化成性格的一部分,孩子想的是:我是个好人。因此对于孩子的一些道德品质,我们要不仅表扬孩子行为,还要表扬孩子的品质。

当孩子明白分享是什么,当孩子明白分享的快乐。那么,你才知道分享的意义在哪里,有的时候分享是无价的,不只是为了表扬或者认可,真心懂得分享的孩子才是更加值得鼓励的。

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心灵强大,温暖善良。

地址:重庆南岸区万达广场名邸小区内(13号观光电梯旁)
电话:18725612537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23-62613191、62613192

招生热线
023-62613191、023-6261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