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简单说一下事情原委。
前几天,一位新手宝妈买了育儿大V@芝士小馄饨 婴儿睡眠课,在该课群里,所有学员都是推崇解锁趴睡、分床睡、哭声免疫的方法对婴儿进行锻炼。
一个年轻的妈妈,加入了一个昂贵的婴儿睡眠引导群,为了让3个月大的宝宝解锁『趴睡技能』,把孩子单独放入一个黑漆漆的房间,任凭孩子大哭,但妈妈因为要遵循教学理念,不能轻易安抚,而选择在门外看监控。美其名曰“锻炼自主入睡的能力”。
从监控中可以看到,起初3月大小婴儿是侧睡的,渐渐地,小宝宝开始啼哭,甚至,宝宝的脚已经卡在婴儿床的围栏动弹不得了。
在这次的事件中,最突出的一个点是,强行制造婴儿的独处环境,切断与父母的连接。
有没有理论依据,有的,那就是1920年华生提出的“哭声免疫训练法”、“婴儿独立完整睡眠法”。这套理论在当时的美国风靡了四十年,毁掉了无数的孩子。现在又传入中国,开始毒害中国的孩子。他的著名实验是“小艾伯特实验”。
华生在八个月大的艾伯特身边放了很多毛茸茸的小动物,如小白鼠、小兔子、狗等,两个月后,艾伯特和小动物建立了亲密的情感联系。之后,华生开始了他的实验。
华生把小动物放在小艾伯特的身边,当艾伯特开心地想要和小动物接触的时候,华生突然在他背后重击大铁棒,发出巨大刺耳的声音,小艾伯特当场吓得剧烈抽搐、哇哇大哭。反复几次之后,小艾伯特一看到小动物就会立刻大哭并试图躲避。 小艾伯特的恐惧反应让华生兴奋异常,他据此撰写了一篇论文,认为人的行为是可以被训练的。 在他的理论中,人就是机器,你对孩子输入什么样的塑造和训练,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如果出现异常,只要采取一些惩罚措施,就可以让其重回正轨。
华生对世界宣称: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任何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和种族。
——行为主义创始人约翰·华生
华生的论文一出来就震惊了全球的教育界和心理学界,华生被公认为欧美最伟大的教育家。
华生开始了美国儿童毁灭之路,直到40年后,心理学家哈洛用“恒河猴母爱剥夺实验”彻底推翻了华生的理论。
当时的美国,在华生的影响下,产后立刻断奶,让孩子独立睡小屋,尽量避免与孩子进行亲密接触,以此来培养孩子独立性的父母不计其数。
但是,哈洛发现,被母爱剥离的小猴子,目光呆滞,当撤掉笼子之后,他们手足无措,无法融入同类。这些幼猴无一例外地对铺在笼中的毛巾产生了强烈的依赖,他们喜欢抱着毛巾、或者用毛巾裹住自己。当哈洛想要换掉脏毛巾时,幼猴产生了激烈的抗拒反应,恐惧地尖叫并缩成一团。后面哈洛继续实验,他给猴子准备了两个假妈妈,一个用钢丝网做成的铁丝妈妈,上面带有奶瓶,可以提供食物,不能拥抱;一个是覆盖着柔软垫子的布料妈妈,只能拥抱,不能提供食物。所有的幼猴,都选择了布料妈妈,只有饥饿的时候,他们才会爬到铁丝妈妈身上一小会儿,绝大部分时间,他们都依偎在布料妈妈身边。幼猴受到恐吓时,全部紧紧抱着布料妈妈,毫不犹豫地抛弃了铁丝妈妈。当哈洛在笼子里放置玩具,幼猴只有在布料妈妈在笼子里面的时候才会试图触碰玩具;一旦布料妈妈被撤走,幼猴立即缩成一团,拒绝接触外界的一切事物。哈洛由此得出结论:独立并不是简单的孤立和狠心培训可以得到的,恰恰相反,细心呵护、在妈妈的怀抱里得到安全感的孩子,更愿意去外界独立探索,长大后会更加独立,更加适应社会。然而,更惊人的在后面。当初那群被母爱剥离后长大的猴子,成年后出现了明显的孤僻、抑郁和自闭,有的猴子甚至出现了强烈的自残性,出现了极其明显的心理问题。
这群幼猴中,有20只母猴产下了后代,其中7只对自己的孩子表现冷漠,对小猴不理不睬。8只极其暴力的殴打、虐待自己的孩子,有4只更是残忍的杀死幼猴,其中一只幼猴直接被咬碎头骨而死亡。只有1只母猴,笨拙的尝试给自己的孩子喂奶。恒河猴母爱剥夺试验证明,那些从小缺乏母爱的人,成年后极易出现巨大心理障碍,且没有能力去抚养后代。哈洛的论文发表后,一夜之间华生就成为了美国妈妈最讨厌的人,华生育儿法被彻底推翻。小艾伯特6岁即死于脑积水,所以小艾伯特的案例其实并没有支持华生的理论。婴儿通过父母无数次的安慰和爱抚来确认自己被爱,奠定一生的安全感,否则可能一生都无法拥有爱自己和爱别人的能力。 每个宝宝来到这个世界之初,他会认为自己是和这个世界、和母亲浑然一体。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既是充满期待又是迷茫无助的。当孩子哭喊着想要抱却得不到回应的时候,就会对环境、对母亲失去信任,被无助感包围。最后孩子可能因为绝望真的不再发出“呼救”,但是至此也就失去了对亲人、对世界的信任。他可能会变得很乖,很听话,但是长大后也可能出现孤僻、抑郁、自闭、自残和攻击性等倾向。当然,也不是说,父母要时时刻刻守护在孩子身边,我们也非常理解父母哄睡孩子的辛苦,但至少在孩子1岁以前,我们还是建议,尽量及时回应宝宝的需求。
下面的内容希望能够对宝爸宝妈有帮助:
一定要搞清楚一个概念:多趴着≠趴着睡。
多让宝宝练习趴,是因为趴是大运动发育的基础。趴着可以促进宝宝腰背部、头颈部以及四肢肌肉的发育,有利于全身肌肉的协调。还可以锻炼孩子抬头、翻身,以及今后坐、爬、走所需要利用到的肌肉群。
但要注意的是,趴卧练习一定是要在宝宝清醒、状态好的时候进行,而且一定要有大人在身旁看护。美国儿科学会一直强调,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不论是早产儿还是足月儿,1岁以内都不建议趴着睡,这个阶段的宝宝,仰睡才最安全。这是因为,在美国大部分宝宝都是跟父母分房睡的,如果没有大人在身边看护,一旦趴睡,很容易被褥子等捂住口鼻,发生危险。
建议家长跟宝宝同房不同床,如果宝宝很喜欢趴睡,那一定要保证周围环境绝对安全,特别3个月以内,宝宝还不能自主翻身的时候,大人要时刻在身旁监护,高度警惕,不能马虎。
一旦发现孩子有被堵住的风险,或者发现孩子趴着时出现了异常表现(如哭闹、扭动身体等),看起来很不舒服的状况时,大人也要快速地干预,将孩子翻过身来。
当然,如果情况不允许大人一直在孩子身边,那么千万不要让孩子单独用趴睡的姿势,而是要及时把孩子的睡姿调整成仰睡。
其实,除了监护不当的趴睡引发的悲剧外,生活中还有很多不起眼的安全隐患,也可能会伤害孩子,家长们一定要仔细排查。
安全提示:
1、大人跟孩子,同房不同床,孩子建议单独睡小床。
2、小床上也不能装有防撞垫、毛绒玩具等,一来防止宝宝踩着这些东西从小床上翻出来摔伤,二来防止引起窒息。
3、家里的窗户安装防护网,孩子在家的时候尽量用安全锁锁上,尽量选择上方开放的款式。
4、不要在窗台下面摆家具,以防孩子踩着爬到窗台上,稍不留神发生意外。
5、家里的细小物件要收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
6、俯身检查家具下面有没有遗留的小物件,垃圾桶也最好选择有盖子的款式,并随时丢掉垃圾,以防宝宝乱翻。
7、如果宝宝不小心发生了异物呛噎,大家一定要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关键时刻真的能救宝宝的命。
8、如果异物被塞进宝宝鼻腔或耳道,家长不要擅自帮宝宝掏取,而应及时就医,医生会用专业的工具帮宝宝取出。
没有人天生就会当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都会有迷茫和焦虑的时候。而在这样的时刻,除了听“专家说”,也别忘了听听我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份亲子间本能的连接,比其它更重要。
招生热线
023-62613191、023-6261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