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是以手、足、口出现水疱为特征,病情轻而短暂,儿童多见。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可引起的,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
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1~2天内口腔、咽、软腭、颊黏膜、舌、齿龈出现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周围绕以红晕,破溃成小溃疡,由于疼痛,常流涎和拒食。同时手足亦出现皮疹,在手足的背侧面和手指(趾)背侧缘、甲周围、掌跖部,出现数目不定的水疱,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
手足口病的预后良好,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
父母应该注意: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洗手,不要让孩子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小朋友;
2. 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孩子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 孩子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宜给患儿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招生热线
023-62613191、023-6261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