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爱争抢?

资料更新:2018-04-24
浏览次数:345
 
 
 
 
 

孩子对世界的看法与成年人相同吗?他们是微型的“成人”,还是独特的“小精灵”?为什么孩子遇到事情时候爱争抢?为什么抢不到第一就发脾气......?

 

   很多教育问题其实是家长们“制造”出来的,焦虑往往因为观念错误,恐惧大多源于知识缺乏。这是正常而普遍的问题,因为我们初为人父人母,也需要学习。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台湾著名儿童行为学专家,为家长们深度剖析【孩子为何爱争抢】                  

 

 

廖笙光

 
 
 

       

   廖笙光自2000年进入【台安医院-儿童发展中心】,至今已有18年。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上万名孩子的评估与指导,他逐渐从孩子发展的教练,变成了父母和孩子沟通之间的桥梁

 

 
凡事都争强好胜
 
"病例”
 

孩子凡事争抢是好事吗?

孩子凡事都想要争抢,吃饭、洗澡、排队等都要抢第一。抢第一之后,伴随的就是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争执。当孩子抢到第一往往会非常开心,如果不是第一个,就会出现哭闹或生气等负面情绪。

 

孩子在三至四岁时,开始进入自信心的发展阶段,透过模仿大人与自己实际操作的过程,培养出良好的自信心。这时孩子会觉得自己是所向无敌的,并期望可以变得更厉害。他们的表现不外乎是透过多方的尝试与学习,吸收外在新知识,期望自己是最厉害的。在这个目标的驱使下,就会出现争抢的情况。争抢并非是孩子变坏了,而是一个很正常的过渡阶段。

 

 

当孩子没抢到第一个,出现闹脾气的情况时,请先不要责备孩子,这不是他故意要闹脾气,而是害怕自己变糟糕、不厉害所出现的负面情绪。三至四岁的孩子对于情绪类别尚未分化完成,还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在这样的表征下,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坏脾气的孩子。

 

为何3-4岁孩子,更容易出现争抢行为?

 

 

1
自信心发展阶段

三至四岁的孩子非常在意自己的表现,喜欢学大人做事。通过模仿,孩子觉得自己每天都变得更厉害,从中培养出良好的自信心。由于孩子急切地想要获得自信心,容易产生表现欲和赢过别人的情绪,而有争抢的行为。这时候可以采取帮孩子分组的方式,让每个孩子都有奖,减少孩子间的冲突。

 

2
类化概念的发展

孩子开始学会分类,将「好的」和「坏的」分为两组,但却又过度简化,导致孩子对于「小孩子」、「弟弟」、「妹妹」、「小的」等比较词汇变得特别敏感。常常会因为被喊一声小妹妹,就突然觉得自己不厉害,自信心遭受打击,而莫名其妙哭闹起来,还会一直回答:“我不是小妹妹,我是姐姐。”这时不要和孩子讲道理,而是改用本名称呼他,即可避免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小冲突。

 

3
情绪控制未成熟

五岁以前孩子还没办法妥善地自我控制情绪,需要适当的外在协助。请不要一直耳提面命告诉孩子:“你要耐心,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而是教导孩子使用适当的策略。当孩子情绪失控时,先适时地转移孩子注意力,再做后续处理。这种方式往往会比和孩子说大道理,更容易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们必须知道的

争抢有时并不是一件坏事,它可能是孩子主动学习、寻求表现的关键。但要因地制宜,在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的同时,引导孩子学会排队与轮流,让每人都可以当第一,自然而然也就能解决问题。

 

 
地址:重庆南岸区万达广场名邸小区内(13号观光电梯旁)
电话:18725612537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23-62613191、62613192

招生热线
023-62613191、023-6261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