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和溺爱孩子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资料更新:2023-07-05
浏览次数:41

判断溺爱可以大致从这几个角度着手。第一,父母是否管教孩子,是否为孩子的行为树立了边界和规则。教育不完全是管教,但确实离不了管教和约束。未成年人之所以需要成年人的教育,就是因为他们还不够成熟,还不能作出比较明智的选择,也不能比较有效的约束自己。因此,教育者有责任为孩子设定一定的规则,来引导和约束孩子的行为,让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如果自己越界了,做出了不允许的行为,就会有相应的后果需要面对和承担。当然了,各家的规则不尽相同,跟家长的性格和价值观有关。比如,A家庭不允许孩子在家里墙上乱涂乱画,B家庭不但允许,反而鼓励孩子在墙上进行创作。看上去A家庭比B家庭要严厉,但其实未必。当孩子要独自和同学出去玩时,也许A家庭同意,B家庭反而放心不下,予以拒绝。只不过是A家庭和B家庭家长对于“这是不是一个问题”的理解和判断不同。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凭一件事上家长是不是“管教孩子”作为溺爱的标准,而是要更全面地了解整个家庭的教育,是否对孩子设定了一定的规则,当孩子违反规则时,家长是否指出这一点,及时制止孩子的不当行为,引导孩子作出正确的行为。不敢管孩子,什么都依着孩子的家庭有可能是溺爱。第二,是否让孩子学习承担责任。前面说过,未成年人还无法完全为自己负责,所以需要监护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什么责任都不承担。任何一项能力都需要通过学习和练习才能掌握,承担责任也不例外。责任需要和能力挂钩,在孩子年幼能力低下时承担小一点的责任,当孩子长大能力增强时承担更大一些的责任。比如,4岁的孩子玩完玩具,可以让他学习把玩具收起来;9岁的孩子可以让他学着照顾家里的宠物。除了让孩子学着承担一定的职责,也要让孩子意识到他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孩子调皮捣蛋,弄坏了同学的文具,他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包括给同学道歉,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一个新的作为赔偿。责任之所以叫做责任,就意味着要为之负责,无论是好的结果还是坏的结果,都需要自己去面对。这样孩子才能逐渐理解什么是职责,以及在行动之前应该想一想要不要做这件事。当自己作出不明智的选择,就会有苦涩的后果需要面对,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不愉快,要尽可能少做冲动产生破坏的行为。总是为孩子买单(或者难听点,叫擦屁股)的家庭有可能是溺爱。第三,是否让孩子学习独立。父母的爱是指向分离的,总有一天孩子要独立生活。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在那一天到来时,孩子在能力和精神上都做好了准备,而不是茫然无能地去面对。独立包括生活自理能力,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精神上的独立。帮孩子削个苹果体现了父母的关爱,但如果孩子没有父母就吃不了苹果,可能就影响了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一个人独立的第一步就是能够照顾好自己,与其相关的吃喝拉撒等生活琐事都是必须要学习的。以前有一些父母认为孩子的时间宝贵,应该放在重要的学习上,不应该浪费在毫无价值的生活琐事上,因此完全包揽了孩子的一切生活所需,最终导致孩子无法独自生活,成为了“高分低能”者,现在很多父母都已经意识到这样是不对的。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有阿姨、小时工做家务,客观上导致孩子失去了学习生活自理的机会。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范围相当广泛,从自己思考一道数学题,到自己思考考试的失利并作出学习策略的调整;从自己想办法解决和同学的冲突,到为承担的社会工作作出规划并执行,以及解决遇到的问题。而家长往往出于不同的原因干预孩子的独自解决问题。比如说,担心孩子准备的竞选演讲不够水平,从而不能当选,所以要帮孩子准备演讲稿;认为孩子的小报过于粗糙,不能被展览,因此要帮孩子把小报做得更加精美;见不得孩子发愁和困惑,挺身而出来帮孩子搞定问题;觉得孩子的处理方法不够高明,忍不住加以指导。家长可以给出建议和引导,但如果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还是需要让他最终自己面对和解决,哪怕结果不尽如人意,也能成为一个体验式学习的机会。如果家长总是包办,孩子就失去了锻炼的机会,能力越来越弱,也会在心理上对家长产生依赖性,认为自己做不好,一定要家长出面才行。精神上的独立,我认为是对自己有一定的自信,认为自己有能力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同时,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不跟风,敢于和别人(包括父母)有不同的观点和想法,敢于自己作出选择。一个精神上独立的孩子不会一点不了解自己,一点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会什么都听父母的。包办替代,不让孩子有独立能力的家庭可能是溺爱。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天澜大道49号附78号
电话:023-67049099
隐私条款协议

招生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