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一、母亲陪伴的重要性。母亲是孩子最先接触到的,如果缺失母爱的陪伴,一般孩子比较容易出现胆小与小伙伴交流比较内向,与父母的感情无法建立连接。
二、父亲陪伴的重要性。父亲对孩子幼年陪伴的重要性,是很多家庭都容易忽视的。父亲是孩子成长的路标,是孩子的第一个榜样。父亲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关系着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性别角色的正常发展,甚至影响孩子的智力和体格成长。
很多家长现在忙于事业,不是让老人看孩子就是请保姆,这样情感上的欠缺也会在孩子生命中留下一些无法痊愈的内伤,甚至影响到孩子未来的生活质量。如:婚后不会和伴侣相处、外表傲慢、心里自卑、难和别人合作……这些成年后才显现出来的问题,往往都可以追溯到孩子幼年时期在情感和安全感方面的欠缺。
错误的陪伴又有哪些呢?
一、缺位的爸爸
教育专家常说,缺位的爸爸的身边,常常会站着一位焦虑的妈妈,焦虑的妈妈身后常常又有一个失控的情绪波动大的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随着爸爸在家庭教育中可有可无的存在,孤军奋战的妈妈们会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也容易将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从而更易焦虑和担忧,也让她们在教育孩子时也容易情绪化,进而经常出现母子矛盾。
好的家庭教育,是需要孩子父母合作的,它不应只是妈妈做的事,况且,爸爸能教给孩子很多妈妈很难办到的本领。无论你有多忙,缺位的你也要融入家庭,多刷存在感,多与家人,尤其是孩子互动。比如每天回家陪家人一起吃晚饭,跟孩子妈妈秀恩爱,陪孩子玩玩游戏、看看书,做好积极的正面的榜样。
二、无效的陪伴
多家庭常常存在这种无效的陪伴。要么是因为家长误以为和孩子待在一起就是陪伴。要么是因为要忙于做其他事情,家里人各顾各的。再或者是因为家长不知道如何陪伴孩子,索性不管。
住在一起≠有效陪伴,所以,无论再忙,也要给孩子能感知的陪伴,能体验的陪伴。
三、错误的陪伴
在一些亲子活动中,孩子在兴致勃勃玩游戏的时候,家长在旁热心地指挥、引导,希望可以通过成人简便易行的思维模式来提高孩子完成游戏的效率。殊不知,这样的提示可能会阻碍孩子思考、探索和发现能力的拓展。
高质量的陪伴不是随意打断、不是干预和代劳。长期以往,可能让孩子失去好奇心和创造力、缺乏专注力和独立性。当孩子尝试着自己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时,你更应该做一个观察者,在需要时再做引导者,当孩子需要你时,你应该积极参与,尽量不要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