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不同阶段,培养的不同习惯!

资料更新:2021-05-19
浏览次数:165

幼儿不同阶段,培养的不同习惯!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那么今天一起来看看,老师们应该帮助孩子养成哪些好习惯呢?

   小班习惯: 

★ 能够自己进餐,专心吃完自己的饭菜。

★ 学会漱口。

★ 不乱扔垃圾。

★ 能够穿脱简单的衣服。

★ 一起游戏时遵守规则,不大喊大叫。

★ 集体活动时不推、不挤别的小朋友。

★ 不打人不骂人。

★ 能够记住老师和好朋友的名字。

★ 学会排队等待。

★ 饭前、便后、手脏时能主动洗手。

★ 大小便能基本自理,能及时跟老师说出大小便的要求。

★ 能够主动与老师、长辈问好、说再见。

★ 不把玩具、用品等放入口中。

★ 得到别人帮助主动说谢谢。

★ 有自己喜欢探究的事物。

  中班习惯:

★ 学会收拾自己的用品、玩具。

★ 能够自己穿脱衣服、鞋袜,分清正反、左右。

★ 爱惜书本、玩具。

★ 不挑食、少吃零食。

★ 能够认真听讲,听懂老师的要求。

★ 知道正确的读写姿势。

★ 每天至少读一本绘本。

★ 能够简短地讲出小故事。

★ 愿意帮助别人。

★ 懂得好朋友之间的分享。

★ 不欺负别人,也懂得保护自己不被欺负。

★ 能够自然、流畅地在集体中讲话。

★ 外出时懂得独自行动很危险,不掉队。

★ 能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和家庭地址。

★ 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 掌握洗手、洗脸的正确方法。

★ 饭后刷牙。

★ 不吃小摊食品。

  大班习惯:

★ 坚持每天读书或绘本半小时以上。

★ 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

★ 每晚准备好第二天的用品、衣物。

★ 早睡早起,作息规律。

★ 主动与别人交朋友。

★ 主动洗自己的小衣物。

★ 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 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公共场合的礼仪和规则。

★ 有是非观念,知道对错,主动总结反省。

★ 能够清楚地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 懂得尊老爱幼。

      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抓好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呢?

1、耐心教育、讲清道理:

     孩子的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对于孩子的教育就要更耐心。在讲道理的时候要把握两点:① 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词。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要和孩子讲清楚。

②讲时要具体,将事情解释、说明。

      比如:“对人有礼貌”,孩子对礼貌还不是很明白。老师就告诉孩子见到大人就要打招呼,不打招呼就是不礼貌;打招呼时不要直接叫大人的名字,小孩叫大人的名字也是不礼貌。

      早上来幼儿园、晚上离开幼儿园要和老师、家长问好、再见,如果不问好、不再见也是不礼貌的。必要时,老师还要将礼貌的用语做示范。通过反复地“讲”以及反复的“示范”,使幼儿逐步加深印象,形成认识。最后,老师还要经常与家长沟通,提高家长对养成教育的认识,得到相互配合,家园共育。

2、家庭营造良好氛围,熏陶强化: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首先,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

      最后,要将老师提倡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家园共育的共同目标。

      总之,幼儿期既是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期,也是人生诸方面的奠基时期。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将坚持不懈的做好孩子们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Image title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天澜大道49号附78号
电话:18696749009
隐私条款协议

招生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