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小妙招,让孩子不哭不闹去上学

资料更新:2020-11-17
浏览次数:208

放假时,很多孩子们得以开启疯狂假期模式,看电视、玩游戏、走亲访友,看上去皆大欢喜。但是,很多孩子假期之后不愿意再去幼儿园!为了让孩子能够顺利返园,下面这些建议,家长们一定要好好看看!

01家长应提前做的准备

☞ 帮助孩子调动上学积极性

多跟孩子讲讲幼儿园的事情,帮助孩子回忆在幼儿园的高兴事和趣事:被老师表扬几次、得到多少小红花、有什么好玩的玩具等,还可跟孩子一起做跟幼儿园相似的亲子游戏活动,避免孩子沉浸在假期的喜悦中而排斥幼儿园。

多说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话语,从正面的角度给孩子以信心。同时给孩子补充一些必要的文具,让孩子感受到上学的幸福感,期待着开学。

☞ 孩子任性时不吓唬

孩子在家任性不听话时 ,家长一时难以解决,就用老师或者幼儿园来吓唬孩子“你再不听话我就告诉你们老师”。这样容易让孩子对幼儿园和老师产生畏惧心理,加深对入园的抗拒,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 提前和孩子一起看绘本

比如《我爱幼儿园》,《我上幼儿园》,《我爱我的幼儿园》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可以唤起他们对幼儿园美好的记忆,缓解对幼儿园的抵触情绪,为重返幼儿园打下心理基础。

☞ 提前准备一个物件

提前给宝宝准备一个他喜欢的物件。比如玩偶,妈妈们可以这样对宝宝说:“在幼儿园午休的时候,可以拿着这个玩偶,就像妈妈陪着你睡觉。”这样也能让宝宝有充足的安全感。

☞ 按作息调整好生物钟

为了让宝宝开心回园,在假期中家长尽量要和宝宝一起保持正常的作息。家长要引导孩子开始适应上学的生物钟,尽可能地按时起床、睡觉和用餐,并配合一定的户外活动。

☞ 家长要引导孩子转换角色

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应注重寓教于乐的引导。家长要让宝宝知道学习并不枯燥,引导他们体验进取的乐趣,体会学习的成功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家长本身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例如:要孩子按时睡觉休息,但家长却约上好友在家通宵打麻将。那孩子能休息得好吗?家长应该在这段时间内,和孩子一起按照平时的状态生活作息,并尽量创造乐于学习的家庭氛围。

☞ 提前让孩子恢复独立

提前与孩子保持可以让他“独立”的距离。过年期间,大人们对孩子们总是极尽溺爱之能事,独立能力受挫。但是在幼儿园,独立能力弱会打击孩子们的自信。在入园之前,家长更应该有意识地旁观孩子,让他们独自玩耍,自己完成一些事情。

02必须拒绝的6件事

☞ 拒绝暴饮暴食

假期期间,带着孩子享受丰盛的美食,偶尔吃多也没什么大不了。几天还可以,但是长时间都这样不光对孩子健康有害,无节制满足孩子对食物(多数是零食)的欲望,也会导致孩子对幼儿园“清淡朴素”的饭菜根本不感兴趣。

☞ 拒绝晚睡晚起

一放长假,孩子看电视、玩手机、平板无节制,晚上又晚睡晚起,这样长久不规律的作息会使假期结束后,孩子难以适应幼儿园的安排,让他们觉得幼儿园充满束缚,很讨厌。

☞ 拒绝过分溺爱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疼爱方式早该被全中国的家长摒弃。所谓的“巨婴”不就是这样从小到大一点一点养成的么?

在幼儿园,老师们都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并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建立起宝贵的自信心。幼儿园的劳动成果,假期期间爸爸妈妈们也应该好好呵护,这对返回幼儿园也是十分有帮助的。

☞ 拒绝过分担忧

很多家长觉得假期的时候,凭借全家六口人的努力好不容易把孩子养得“白白胖胖”,回幼儿园肯定又要受苦了,为此自己倒先焦虑起来。孩子一旦被这种情绪感染,拒绝上幼儿园的情绪就又加重了。

☞ 拒绝欺骗、恐吓

有经验的家长在开学之前确实也知道应该做一些预备性的工作。但是具体实施起来就反而得不偿失了。在正式开学之前,狡猾地欺骗和试探性地恐吓都是不可取的,说“不上幼儿园,妈妈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话只会增加孩子的恐惧。

☞ 拒绝妥协

面对孩子的哭闹,家长也应该有自己的坚持。要严肃认真地告诉孩子:学习本来就不是轻松的事情。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态度。要是孩子一哭你就动摇,只会让上幼儿园变得越来越难。

在假期里,家长们不仅要和孩子享受着亲子陪伴的欢愉,还要做好孩子入园前的预热准备。我们期待着孩子能够以饱满的情绪回到幼儿园中。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汇光路128号3幢
电话:18302310049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23-66377298

招生热线
023-6637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