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制造孩子的挫败感

资料更新:2014-04-24
浏览次数:258

 

故事一:要去户外活动了,四岁的他却一直在跟自己的外套斗争。一只手拎着衣领,另一只手往袖子里伸,穿上了,可另外一只袖子藏在背后怎么也摸不着,怎么办?弯下腰,不行;身子扭一扭,还不行;甩甩袖子,没有用……各种方法都用尽了,包括把衣服脱下来,重新来。

  老师在旁边看着,很纳闷。怎么回事?半年前,他就已经很熟练的掌握了老师教的:衣领对着小肚皮,两手插进袖筒里的穿衣方法,而且穿得非常快,今天干嘛非要这么跟自己过不去呢?半小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终于用刚才的方法穿上了衣服。

  事后,经了解,妈妈不让他用老师的方法穿衣服,所以就出现了上面那一幕。

  在以后几个月的观察中,他仍然采用了自己最熟练的穿衣方法。

  故事二:  她是个三岁多的孩子,自己吃饭、穿衣、穿鞋、上卫生间……对于她来说,真的很困难。仿佛一天在斑比家的时间,她都在等待,等待别人告诉她做什么,等待别人帮助她做。

  几个月的时间里,在老师的鼓励和关爱下,她学会了自己穿衣服、穿鞋、上卫生间……小脸上开始逐渐显露出自信,甚至会骄傲的大声说:"我可以!"

  可是近几天,上完卫生间后,她总是慢吞吞的走出来,很紧张的看着老师,还让老师误以为是尿裤子了不好意思呢(事实上几率很少)。老师仔细观察后发现:原来她穿的罩棉裤的裤子紧紧的,好容易脱下去了,总也提不上来。于是有一天老师就在她往上提的一瞬间,不动声色的把手放在她的裤子后腰上轻轻用力,一下就提上了。就在那一刻,老师感觉到了,她长嘘了一口气。

  故事三:接园的时间到了,他还在穿鞋,这双鞋真的很好看,鞋后帮上的拉链也很特别。可是就是这个拉链,让他总也拉不上,费了很大劲,小脸憋的通红,唉!"老师,我不行!"放弃了,一脸的沮丧。

  ……

  这样的故事,在斑比家还有很多。

  相信每个做妈妈的,都能观察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经过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阶段。我们常常会听到孩子这样说:"我自己来""我可以""我不要你,我自己弄"  ……而且,如果我们帮了他,他会大哭不已。

  正是伴随着这样行为的出现,孩子的"自我"开始到来了。那么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成人都帮助孩子做了什么呢?

  孩子要喝水,我怕烫着你,我来喂;孩子要吃饭,我觉得你还太小,你还不会吃,或是你自己吃得太慢,我来喂;孩子要穿衣、穿鞋,你还太小了,什么都不会,我来给你穿  ……

  亦或是:你是我的心肝宝贝,我要把你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这条裤子真特别,裤腰上还是拉链的,比松紧带好看,你穿上真精神;这双鞋子还是系鞋带的,鞋带上还有个漂亮的蝴蝶结呢,你穿了好看……你自己穿不成没关系,我来帮你。

  殊不知,成人这样的帮助让孩子慢慢学会了说"我不行""我不会"。尤其是当孩子已经出现了"自我"的时候,这无疑给孩子造成了深深的挫败感,他开始学会了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不是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太难,而是我自己不行,我没有这个能力。如果说当初还有学习的欲望,那么久而久之,孩子会选择放弃努力,只会观望、等待别人来替他做。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去年我在讲<关于爱的话题>时,曾经提到过类似的家庭背景。那么在这样家庭背景下长大的孩子会怎么样呢?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孩子最初的感觉一定是愤怒,因为他被剥夺了自我成长的机会。那么投射到他成人以后,他会形成一种托付心态,也就是:我不能安排自己的人生,我需要别人来照顾我,我自己不能做决定。……这都是我们人为的给孩子造成的挫败感所致。我们不知道幼儿时期自信心的培养对孩子有多重要。

  所以,亲爱的爸爸妈妈,虽然我很小,可是我能做很多事情。我不想在别人都能舒服地尽情玩耍的时候,却担心漂亮衣服被弄脏、衣服太大会摔交、袖子太长找不着手、裤子老掉不敢蹦跳……而站在角落里观望。

  请帮我准备合适大小的工具给我用,请帮我准备简单的衣服鞋袜让我穿,请帮我创造可以模仿的生活环境让我学习,请在生活中帮我学会照顾好自己……这些对于我深刻的了解"我"真的很重要。

地址:陕西西安莲湖区群贤路6号 029-88361677
电话:13571802961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29-88361676

招生热线
029-8836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