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鼓励,孩子越害怕?小心,你的鼓励可能伤到孩子

资料更新:2021-01-25
浏览次数:5129

鼓励,一直是个令人温暖的词语。


的确,它能给人以自信,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勇往直前的力量……可以说,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喜欢并希望得到别人的鼓励。


但并不是说,鼓励就一定会给人带来正能量。错误的鼓励方式,不仅不能促使一个人的进步,甚至还会令人迷失前行的方向。



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镇说过,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首先要以爱心和热情去努力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要学会鼓励和赏识自己的孩子。


然而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常常用看似有用的鼓励,想点燃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自信,可往往却适得其反。


那么,什么样的鼓励方式是错误的呢?


01

空洞的鼓励


加油!宝贝,你是最棒的!
不要着急,再试几次就好啦~
没事儿,你看比你小的都做到了,爸爸在这里保护你,快点加油爬上去。


这些话,父母们是不是很熟悉,而且觉得该给的鼓励都给了。可是,孩子就是听不进去,甚至越鼓励越放弃?这些话,听上去似乎很合理,但从心理学来看,这并不是鼓励。


家长说的“你可以的,加油!”,这背后是对成功结果的期待,而不是对孩子能力的鼓励。


孩子心里想的可能是“这真的很难,我做不到,可爸爸 / 妈妈却一直告诉我,我可以。如果我没办法实现目标,一定会让他们失望,证明我很差劲!”


所以,不要光和孩子说“你可以的”,却不告诉他“可以”的原因。


02

无法感受到安全感


家长的话,比如“再试试,你是安全的!”其实是否定了孩子的恐惧情绪。


孩子“不敢”背后的感受可能是“我好怕会摔下去,我说了很害怕,妈妈还说是安全的,还要逼我去冒险,我要疯了。”



恐惧情绪是真实的,在家长看来很小的事,在孩子眼里真的能让他们感到恐惧。要帮助孩子突破畏难,第一步其实是需要提供空间,允许孩子表达,接纳孩子的畏难情绪。


鼓励并不是泛泛、空洞的一句“要加油”“你真棒!”而是根据孩子遇到的情境,给予他适当的鼓励和启迪。


03

你以为的简单和孩子以为的不一样


每个人对于简单的定义不同。大人的简单,对孩子来说,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会让他们沮丧,或者怀疑自己。


隐藏在行为下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而感受才是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心理学上还有一个效应,叫做通过相似性构建影响力,可以理解为越是懂你的人,越是和你一样的人,越能影响你。


如果家长和孩子互相不懂彼此,又如何期待孩子能听得进你的话呢?


其实,对孩子有用的鼓励,取决于孩子能否从鼓励中感受到满满的爱,能否快乐地坚持父母眼中“理想”的事情。



所以,我们该如何鼓励孩子呢?


01

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


父母不要无时无刻“监控”孩子的学习,过分的关注,只会增加孩子的焦虑,容易把自己的学习或者兴趣当成是任务。


孩子是需要自由的空间去试错、去探索、去反思的,父母要给予孩子一个自由轻松的成长氛围,让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更高效率地学习与自我发展,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无声的鼓励”。


02

倾听孩子的内心


当孩子因为学习和生活遇到困难而开始向你抱怨和吐槽时,父母要懂得倾听孩子的内心,不要一味地批评责骂孩子的“不争气”,孩子向你抱怨,是因为足够信任你,也想通过抱怨向你证明自己已经努力过。


所以,一旦孩子向你抱怨,不要苛责,不要说教,而是倾听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看见,从而得到父母“心理上的鼓励”。


错误的鼓励或许可以暂时激发孩子的热情,但却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而正确的鼓励,能增强孩子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孩子更加自信与充满幸福感。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提出,教育要做到严与爱相结合,这是正确对待受教育者的基本态度和情感。

地址:陕西西安莲湖区群贤路6号
电话:18966888702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29-88361676

招生热线
029-8836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