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脾气、打人、说100遍都不听,这篇文章手把手教你怎么改善!

资料更新:2019-01-02
浏览次数:406

 一说到孩子不听话,出现“问题”行为,很多父母都头疼,谁都想把自己家孩子教育好,可到底怎么管教才有效呢?说了很多遍孩子就是不听啊!

 

  对父母说话态度差,动不动就发脾气......

 

  爱动手打人,叫TA吃饭TA打人,不让TA看动画片TA也打人,一有不如意就打人啊......

 

  天天要孩子收拾玩具,TA就是不收拾.......

 

  天天把不喜欢吃的饭菜往地上扔,就是不改......

有的家长会想,我是不是应该惩罚一下孩子,TA才会按照我说的做?还有的父母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会动用威胁的手段,强制孩子就范。

“如果一个孩子不会阅读,我们教TA。”

“如果一个孩子不会游泳,我们教TA。”

“如果一个孩子不会做乘法,我们教TA。”

“如果一个孩子不会开车,我们教TA。”

“如果一个孩子行为不得体,我们...教TA?还是惩罚TA?”

“为什么最后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回答得像其它问题那样干脆?”

 

  要知道,孩子出现所谓的不得体行为,即不符合我们期待的行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没有人与生俱来就懂得大人社会的那些规矩。如果一个孩子表现得像天使一样,不大吵大闹,不活蹦乱跳,行为举止彬彬有礼,还特会为别人着想,做什么都得体,那才叫不正常!

 

  如果有人对孩子抱有这样的期待,那得先反省自己了,是你的期待太过不现实,而不是孩子的问题太多。

 

  好的行为是家长教出来的,而不是惩罚出来的。

 

  正如教会孩子自理算数游泳弹钢琴一样,父母和教育者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用耐心花时间去教授孩子什么才是得体行为,帮助孩子最终成长为一个适应社会、受别人欢迎的人。

 

  当孩子不愿意捡起自己摔到地上的东西时,最理想的做法不是拼命命令孩子捡起来,不是威胁孩子不捡起来就会怎样怎样,不是惩罚孩子明天不准吃零食,而是——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一起把正确行为做一遍!

 

  在试图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时,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

 

  1. 向孩子示范正确的行为

 

  2. 用身体帮助孩子做到(像德国园长那样轻抓着悠悠的手捡起摔在地上的娃娃)

 

  3. 实在做不到,要承担自然结果(这也算是一种“惩罚”吧)

 

  坚持重复,慢慢地孩子就会养成习惯。

 

实例1:

 

  孩子说话态度差,怎么教?

 

  妈妈扫地时挡住了电视机里的动画片,立刻大吼大叫:“让开!你挡住我了!”  这时候,我们可以温和地告诉孩子:“你刚才的说话语气很没礼貌哦,妈妈听了很不舒服,我们尊重你,但是希望你也懂得尊重我们的感受,刚才的情形你可以换个方式说 ‘妈妈你挡住我了,请你让一下。’ 这样妈妈更能接受。”  。

 

  然后,妈妈可以假装继续在电视机前扫地,等待着孩子的变化。其间用语言提醒孩子:“如果有人挡住了你,你可以怎么说来着?” 如果孩子一直做不到礼貌地请求,那就一直挡着,或者把电视机关掉。这个属于逻辑后果,是做不到就必须承担的。

 

  这一招,是我见过的德国人最常用的方法。

 

  德国人特别注重孩子的教养,体现之一就是对礼貌用语的使用,从孩子会说话起就开始了。

 

  如果孩子说:“Ich will...(我想要)”,德国父母马上在旁边提醒:“Ich möchte(比“我想要”更委婉的表达方式)”

 

  如果孩子指着苹果对父母说:“给我苹果!” 德国父母马上提醒孩子应该这样说:“可以请你把苹果递给我一下吗?” 总之,不断的重复,不断的示范。

 

  当有一天孩子又忘了使用礼貌语时,父母小心提醒:“你好像忘了一个很重要的词哦。表达请求时该怎么说?” 直到孩子说出“请”字,才把手里的东西递给孩子,同时嘴上表扬和肯定孩子改正之后的行为。

 

  咱们中国人不用在家人之间“请”来“请”去的,但向孩子示范如何用有礼貌的语气表达请求还是很重要的。

 

  要点是,遇到不对的语气和说话态度时,立刻提醒孩子“想一想可以怎么说才更好?换个更好的表达方式”,孩子如果不记得,就示范一遍,然后要孩子自己重新说一遍。做到了,再满足TA的请求,同时表扬正面行为。

 

  实例2:

 

  孩子爱打人,叫TA吃饭TA打人,打断TA玩游戏也打人,怎么教?

 

  其实孩子之所以爱打人,是因为TA没有学会其它更好的表达反对意见的方式,所以只好用打人这种最原始的方法来拒绝别人。这其实是培养情商的绝佳机会——遇到冲突,是通过沟通斡旋解决,还是诉诸武力,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情商。

 

  第一步,我们要先看到孩子打人背后的动机;

 

  第二步,制止打人的动作,轻搂着孩子的胳膊或者温柔地握住TA的手都可以;

 

  第三步,教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

 

  第四步,强化正面行为。

 

  如因玩得正投入被打断而生气打人,那可以抓着孩子的手,告诉TA可以这么说:“我不喜欢你打断我!我正在玩XXX...”  

 

  即使孩子小,还不会说话,家长用语言把孩子的心理需求描述出来,让孩子感到被理解的同时,也是在向孩子示范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确实家长也不应该在人家玩得正起劲的时候突然叫TA吃饭嘛,提前通知可以避免孩子反应过于强烈。) 

 

  如果孩子因为争抢玩具而打人,那可以教孩子说:“停下!请不要碰我和我手上的东西。我玩完后会给你。”  

 

  如果孩子想拿别人手上的玩具,导致人家孩子哭了起来,要教孩子拿别人手上的玩具之前,先问一问别人:“可以把这个玩具给我玩一下吗?现在轮到我玩了,我也想玩。”

 

  如果孩子玩滑滑梯时推了坐在前面的孩子,看到孩子的动机是嫌前面的孩子太慢,可以教孩子说:“请你快一点,我等着好着急。” 

地址:陕西西安莲湖区群贤路6号 029-88361677
电话:13571802961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29-88361676

招生热线
029-8836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