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攻坚战:诺如病毒普及与预防

资料更新:2023-02-21
浏览次数:251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杯状病毒科诺如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杯状病毒科诺如属。该病毒全年均可感染,寒冷季节高发,一般发病高峰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诺如病毒具有传染性强、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变异速度快、免疫保护时间短和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使得在学校、家庭、医院、社区、幼儿园、旅游区等人群聚集场所易于出现诺如病毒感染疫情。
诺如病毒如何传播?

感染诺如病毒的病人及隐性感染者均为诺如病毒感染的传染源。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多样。接触感染诺如病毒的病人,比如接触病人的呕吐物或排泄物,通过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传播;也可通过食用和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感染后有哪些症状及如何治疗?

人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短,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

诺如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无需治疗,休息2-3天即可康复,少数患者因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目前无疫苗和特效药物。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不需服用抗生素,应及时补充呕吐和腹泻时消耗的水分,补充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能帮助患者平衡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呕吐或腹泻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个人与家庭如何防?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应按照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洗手。

●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喝开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尤其是贝类等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

●患病期间居家隔离。患者需根据病情居家或入院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检测呈诺如病毒阳性但无感染性腹泻症状的隐性感染者,也需居家隔离3天。患者勤洗手,保持手卫生,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尤其不要做饭或照顾老人和幼儿。

●做好消毒工作。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要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应戴塑胶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患者家庭环境也应依据医务人员指导加强消毒,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

●患病后不要过于担心。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一般病情轻微,持续时间短,预后良好。患者应充分休息,清淡饮食。

学校与托幼机构具体如何防?

●做好宣传。做好诺如病毒感染的健康教育工作,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倡导学生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利用多种方式开展诺如病毒感染防控知识的宣传。

●加强管理和培训。加强饮水、食品卫生管理,对教师进行呕吐物和环境消毒方法的培训和传染病知识的培训。

●制定传染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幼儿园制定传染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切实落实教师员工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等制度落实。

●做好通风消毒。幼儿园配备充足的消毒物资及个人防护物资,定期对幼儿园公共场所(如教室、宿舍、食堂、图书角、卫生间等),重点部位(如门把手、楼梯扶手、水龙头、便器按钮、床扶手等)进行通风换气、清洁及消毒。

●及时隔离患病人员 幼儿呕吐时,授课老师应立即疏散其他幼儿,并告知园保健医,配合保健医及保洁人员规范处理呕吐物,同时将发病幼儿单独隔离,通知家长带其就医。患者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方可复课。食品加工者、幼儿园保育员等从事服务类工作的患者,症状消失3天后再返回工作岗位。

●及时报告疫情。幼儿园保健医应在疫情发生后及时向属地电话报告疫情,并根据专业人员的指导开展进一步的数据报送、病例管理等工作。

地址: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贺兰山南路恒大绿洲小区幼儿园内
电话:13474642590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951-3026295

招生热线
0951-3026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