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防范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反弹,保护身体健康,对群众提出以下防控建议。
健康提示:
(1)无论是境外(含港澳台地区)入境还是从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陕返陕人员,应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隔离和健康管理工作。
(2)农贸市场、食品加工厂、肉联厂等重点场所工作人员应注意场所通风消毒、从业人员健康监测等工作,严防从业人员带病上班。
(3)群众应科学佩戴口罩。提倡随身携带口罩,在人流密集、空间密闭/半密闭的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小于1米),建议佩戴口罩。
(4)学会正确洗手。戴口罩前后、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触摸公共设施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等均要洗手。
(5)减少聚餐和聚会。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的室内娱乐场所和公共场所活动,如密闭网吧、酒吧、KTV等。
(6)做好居家清洁消毒。家中每天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每次半小时;居室正常情况下保持清洁即可;分体式空调要清洗消毒后才使用,集中空调要由专业人士清洗消毒后规范使用。
(7)加强个人健康管理。日常要密切留意家人和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果有发热、乏力、干咳等不适症状,尽早到就近医疗机构就诊(如有发热,需前往发热门诊)。
9月恰值各大中小学校相继开学,入学后因新感染源的介入、易感人群聚集等原因,将增加各类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应警惕学校聚集性病例的发生。
健康提示:
(1)加强学生新冠肺炎、常见呼吸道、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和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防病意识。针对有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流感、流腮、水痘等,应按相关接种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
(2)学校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制度、病愈返校制度、疫情报告、消毒制度等各项防控措施,保持教室、宿舍等的通风换气,密切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着重防范呼吸道及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
(3)学校应注意饮水安全,在开学前对供水饮水设施进行卫生检查,对水质进行采样送检,正规机构检测合格方可饮用。
(4)学校应注意食品安全,在开学前对食堂等关键部位进行拉网式排查,不留安全隐患。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病原体有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次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除此还可通过接触病人或通过被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疱疹液污染的手、日常用具、衣物等感染。患者主要以手、足、口腔、臀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少数患儿会发展为重症病例,极少数也可出现死亡。
健康提示:
(1)接种EV71疫苗能预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2)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在触摸口鼻前、饭前便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一定要洗手;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还应指导儿童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掌握“六步洗手法”。
(3)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玩具或其他用品应定期清洗消毒。
(4)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
(5)一旦出现如发热、皮疹或口腔溃疡等,及时到医院就诊,拖延治疗或误诊易使患儿发展成为重症病例,甚至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