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来一场关于鼻涕的科普,让宝爸宝妈们分分钟变身辨别宝宝“鼻涕”的小专家
一、正常的鼻涕
正常的鼻涕是无色透明的,不会流出鼻腔。主要成分是水,还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一些脱落细胞。
鼻涕流出来了:
1.哭闹
宝宝哭闹时,鼻涕会增多流出鼻腔。这是眼泪通过鼻泪管流入鼻腔,没吸收完就变成鼻涕流出来了。
2. 冷空气刺激
这种情况身在北方的宝爸妈应该深有体会。
二、鼻涕不正常了
1.清鼻涕流不止
① 感冒早期
清水样的鼻涕源源不断地从鼻子里流出来,这种情况常见于感冒早期。这是因为感冒后,身体想要尽快把鼻腔里的病原冲走,鼻腔粘膜充血肿胀,分泌出了更多的鼻涕。
很多人看到宝宝流鼻涕了,就想尽快止住。其实这个时候更应该让鼻涕流出来,排出病原。
② 过敏性鼻炎
如果宝宝流的一直是清鼻涕,量很大,还伴有打喷嚏、鼻子痒痒等症状,要注意了:宝宝是不是得了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时大量流清鼻涕,其实也是身体想尽快排出鼻腔里的过敏原。
2.鼻涕变浓、变白了
病毒性或细菌性感冒2~3天后,呼吸道炎症会让鼻涕变稠,或者变白。
3. 更进一步,鼻涕变黄或变绿了
在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情况下,免疫系统打响反击战,大量白细胞涌向感染部位追杀病原体。一番大战过后,病原体残骸和白细胞被排出到鼻涕中,呈现出黄色或者绿色鼻涕。
① 病毒性感冒:
如果黄绿色鼻涕持续10天左右,且没有发热、头疼等症状,可能是病毒性感冒,继续等待就行。
(10天左右,自己会痊愈)
② 鼻窦炎:
如果有黄绿色鼻涕伴有发热不退、恶心、头痛,可能是细菌感染导致的鼻窦炎。
(需要去医院治疗)
三、擤鼻涕支招
鼻涕变稠之后,就很难流出鼻腔了,有些人就用力擤,这样很容易擤的耳朵都疼。
1. 正确的擤鼻涕方法:一边一边来
① 先压迫一侧的鼻翼,使鼻腔不进气。
② 让宝宝吸一口气,稍用力擤出对侧的鼻涕。
③ 另一侧同样方法。
2.温毛巾敷一敷
如果鼻涕过于黏稠,或者有点干燥,可以用温毛巾敷在鼻腔附近。水蒸气可以软化、湿润鼻腔分泌物
3.喷海盐水
软化鼻腔分泌物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罐装生理海盐水冲洗宝宝鼻腔,可稀释黏稠分泌物。
特别注意:别让宝宝倒吸鼻涕
很多孩子习惯“哧溜哧溜”地把鼻涕倒吸回去,这是个坏习惯,一定要早早制止。宝宝的鼻腔和中耳腔,仅靠短小的咽鼓管相连。倒吸产生负压,容易使病菌“倒流”至中耳腔,引发中耳炎。
温馨提示:亲爱的家长朋友:在寒冷的冬季,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我们都要注意保护好幼儿的身体健康,使幼儿远离疾病。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为了预防冬季易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如水痘、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对幼儿的侵袭,我们特别提醒家长朋友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保暖:冬日寒潮多,气温变化大,幼儿易着凉、感冒,常会引起许多大病,因此冬季要给幼儿保暖,避免着凉。
2)保护幼儿皮肤:冬季寒冷干燥,幼儿皮肤中水份散失多,皮脂腺分泌少,皮肤易干裂发痒,让幼儿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开水,并常用热水洗手、脚、脸,搽护肤霜。
3)注意室内温度: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出门时,可以给孩子穿上一件大些的外套挡风;进有暖气的房间,要及时换上便于穿脱和活动的小马甲背心;活动中要注意多带一件便于穿脱的衣服,活动后及时添加。
4)多做有养运动:每天进行30—45分钟的有氧锻炼,如散步、骑车、跳舞等,可极大增强人体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传染病。
5)勤洗手:有些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小时,因此,经常洗手的人能远离感冒。
6)与患者保持1米以上距离: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带病毒的唾液可飞溅到约1米远,当你发现有人要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马上退到1米之外。如果是在电梯或公共汽车上遇到这种情况,可马上转过身去,因为人的眼睛和鼻子是最容易被传染的。
只要我们家园配合、共同努力地做好幼儿冬季护理,宝贝们就会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