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乱发脾气的时候
3件事情是我们不要去做的:
1、不要大声责备孩子当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很多家长会控制不住,用更大的声音压制孩子。这个行为就好像给一个很大的火再浇上更多的汽油,只会越来越生气。
2、不要跟孩子讲道理当孩子正在发脾气的时候,组织语言的能力和控制自己的能力是比较差的,这个时候孩子听不进去,也不能理性的分析家长的话语,不能做到有效的沟通。所以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不要试图讲道理。
3、不要打孩子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如果打孩子,孩子会得到一个错误的信息。当我们不知道如何处理别人情绪的时候,通过打人的方式可以解决,长久下来会给孩子留下更严重的问题。
注意以下四点
可以及时地帮助到孩子:
1留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
可以问孩子:“今天有高兴的事情发生吗?”“怎么看上去有点不开心?”如果孩子不想说,也不要强迫,只要让他感受到自己对他的爱、关注和支持就好了。
2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孩子的负面情绪需要发泄和理解,因此,家长最好的做法就是成为孩子温柔耐心的倾听者,接纳孩子的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是疏导情绪的前提,这很重要。
3给孩子提供发泄情绪的良性渠道
孩子年龄尚小,面对负面情绪,往往会采取一些不恰当的发泄方式,如:打人、骂人、大喊大叫、摔东西等。所以,在家中,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良性的发泄渠道,如:唱歌、在纸上画画、跑步等。
4试着教会孩子认识并体验自己的情绪
疏导孩子走出负面情绪,其实是为了帮助他们体验、认识并学会控制不同的情绪。家长可以尝试在回应孩子的情绪问题中,培养孩子的情绪能力。同时,也应该教给孩子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鼓励孩子发挥主动性,运用有效的方式或主动求助于成人帮助自己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也是情绪教育中培养孩子自我调控情绪能力的一个重要目标。家长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绘画等方式,帮助孩子去认识、体验、表达和处理他们的情绪。
绘本推荐:
《我的情绪小怪兽》
帮助孩子认识和了解“情绪”,从而帮助孩子学会纾解、缓冲和调整自己的情绪,成为能够情绪自控的优秀宝宝。
《生气王子》
每个“生气”情绪的背后,都有一个未能被满足的愿望,或者被阻挠而我无法达成的目标;换句话说,“生气”本身有其存在的功能和意义,他代表着想要满足需求的动力,以及改变现状的勇气。
蹲下、倾听、记录
不断贴近儿童
深入理解儿童
全力助推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用心教育 努力成就
让我们共同携手
倾听儿童 相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