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入深秋,健康相伴

资料更新:2023-10-07
浏览次数:267

01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水痘、肺炎。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病原微生物,肺炎支原体作为支原体中的一种,是引起肺炎支原体的病原,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 % ~ 40 % , 通过飞沫和气溶胶传染,各年龄段人群对其普遍易感,儿童则是最易感人群。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预防措施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等遮住口鼻;
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均衡饮食,多喝白开水。
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患者体温大多在39℃以上,一般持续3~4天,或同时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伴有消化道症状。
预防措施
流感患者应及时就诊治疗,隔离至体温正常后48小时才能复课;
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适当参加运动锻炼,合理膳食和休息,增强体质。
水痘
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预防措施
房间定时开窗通风,尽可能的让阳光照射,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毒,且不与健康人共用;
隔离患者要皮疹全部结痂才能复课,对已接触的易感儿,需要观察3周;
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即可有效预防水痘,也能降低日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
02常见肠道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手足口、诺如、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这类传染病经“粪 —— 口”途径传播,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手足口
由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并发烧,手掌、脚掌、臀部会出现无痛的皮疹或水疱,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食欲减退。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方式。预防措施
加强手卫生:手足口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因此需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减少手部残留病毒,从而减少感染;
定期消毒: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可经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疱疹液及污染的物品而感染。因此,需要定期消毒儿童的玩具等物品,从而减少传播的概率;
接种疫苗:人群对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而且儿童免疫力比较差,可以接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从而提高对肠道病毒的抵抗力。
病毒性腹泻
秋冬季的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的“秋季腹泻”和由诺如病毒感染的病毒性腹泻,可通过食物、水、气溶胶和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由于患儿频繁腹泻与呕吐,进食又少,所以很容易引起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引发营养不良,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进而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孩子的玩具、餐具定期消毒,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目前没有特效药,更能滥用抗生素,若感染,请做好隔离,及时就医;
室内勤开窗通风、勤消毒。
传染病高发季节家长需要注意的事项
1、每天入园前请您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当孩子出现发烧、呕吐、腹泻、疱疹等情况时,在没有明确病因前不要送幼儿入园,减少交叉感染的几率。
2、配合幼儿园做好每日的晨检工作,如在晨检时保健老师发现幼儿有异常情况,请您积极配合我们,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
3、确诊幼儿请家长严格按传染病管理要求,居家休息至隔离期满,建议不要去公共场所,特别是不要和小区内同所幼儿园的小朋友玩耍,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4、如在医疗机构诊断为传染病时,需居家隔离至隔离期满,并开具复课证明方可返园。
享受秋季的凉爽,但也要提防病毒的侵袭!祝您和孩子健康、快乐!

地址:灞桥区公园南路9号
电话:15591808531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83338095 83338096

招生热线
83338095 83338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