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性疾病
01
视力低下
视力低下指裸眼视力低于1.0(标准视力表),在孩子视力低下群体中,主要因素是近视、散光(2-3岁4.8,4岁4.9,5-6岁5.0为正常)。
综合干预措施
1.健康教育。了解用眼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坐姿和阅读习惯,不歪头或躺着看书,不走路看书,不在晃动的车船上看书。近距离用眼时间不宜过长,隔30分钟休息10分钟,休息时双目远眺,使眼球调节肌得以充分放松。严格控制电子游戏和上网时间,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2.睡眠。幼儿每日睡眠时间不小于11小时。
3.合理营养。少吃甜食和辛辣食物,注意营养补充,尤其是维生素B族和矿物质的摄入。
4.检测评估。定期参加幼儿园组织的视力检测和评估,幼儿出现视力低下情况,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测。
02龋齿
“龋齿”,俗称“虫牙”、“蛀牙”。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综合干预措施
1.定期带幼儿进行口腔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建议每半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对发生龋齿的幼儿建议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一步复检和治疗。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选用合格的牙刷,使用含氟牙膏,学会正确刷牙方法,做到早晚各刷一次,饭后漱口,临睡前不吃零食。
3.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高纤维粗糙食物,减少和控制饮食中精细糕点和糖的摄入。
4.幼儿在替牙期应及时拔除滞留的乳牙及多生牙,修复缺失牙,以防牙列不齐造成食物嵌塞或滞留,引发龋坏。
5.实施涂氟和窝沟封闭预防龋坏。
03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指由于在饮食中蛋白质、能量及其他营养素长期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消耗增加而导致的机体生长发育和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体重明显减轻、脂肪减少或消失、生长迟缓、消瘦、体重低下。
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
1.长期喂养不当造成热量摄入不足,如奶粉配制过稀,没有适时、适当地添加辅食。膳食中蛋白质与热量供给不足。
2.饮食习惯不良,饮食不定时、偏食挑食等。
3.疾病因素,疾病影响食欲,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增加机体的消耗。
4.蛋白质损失过多,分解过甚。
营养不良的预防
1.合理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以营养丰富且容易消化的牛奶、蛋类、瘦肉、鱼、豆制品、植物油及碳水化合物等为主,以及新鲜水果和蔬菜。为了保证进食量,注意食品搭配多样化,烹调符合儿童年龄,色、香、味、形俱佳。
2.促进消化、改善食欲。多参加户外运动锻炼,多晒太阳,增强体质。
3.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纠正偏食、挑食,少吃零食,引导儿童定点、定时、定量、专注进餐,细嚼慢咽,最好在30分钟内吃完。
4.定期监测体重身高。
04肥胖
肥胖是指的能量摄入大量能量的消耗,造成体内脂肪过度结聚而形成肥胖的病症,体重超过按身高的体重的中位数20%,脂肪含量超过标准的15%成为肥胖。
造成肥胖的原因
1.摄入过多。长期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量,以致剩余的能量转化成脂肪积聚在皮下,造成肥胖。
2.活动量少。由于缺少活动,消耗减少,容易造成肥胖。肥胖后更不愿活动,于是形成肥胖。
3.遗传和环境因素。双亲肥胖者,其子女约70%有肥胖,双亲一方肥胖其子女约40%有肥胖。双亲无肥胖者其子女仅10%有肥胖。有肥胖的家庭中往往有导致肥胖的生活习惯或生活环境,与形成肥胖有关。
肥胖的危害
1.影响身高生长。
2.影响智力发育。
3.影响心理健康。
4.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增高。
干预措施
1.饮食方面。家长需要控制高热量食物摄入。在休息日合理安排饮食,不暴饮暴食。引导幼儿用餐前先喝汤后蔬菜,喝一半汤,再吃饭菜,细嚼慢咽,一定要叮嘱幼儿慢慢吃,一般肥胖儿用餐时间掌握在30分钟左右吃完,不能太快。
2.运动方面。家长需要选择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脚踏车、跳绳等、以微出汗、稍感疲劳、运动后情绪良好为宜,心率小于160次/分钟。运动中观察幼儿面色,出汗等情况。保证幼儿每天1小时的运动时间。
3.家园共育,使幼儿健康成长。
05贫血
小儿贫血是指幼儿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标准值。6个月到6岁的幼儿,血红蛋白小于110g/L,就可以诊断为小儿贫血。
贫血的原因
1.铁摄入缺乏、饮食单调。
2.生长发育因素、生长过快。
3.铁吸收障碍、绿色蔬菜摄入缺乏。
贫血的预防
1.给予含铁丰富的高蛋白食物。肉类、鱼类、家禽中的铁40%能被吸收。蛋类、谷类、豆类和其他蔬菜中的铁能被人体吸收的不到10%。而菠菜中的铁只有吸收2%左右。因此,补铁应以增加富含血红蛋白的肉类、鱼类、家禽等动物性食品为主。
2.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有橘子、甜橙、猕猴桃、葡萄和深色蔬菜,维生素c能促进蔬菜中非血红蛋白铁的吸收。
3.如发现幼儿有贫血情况,及时就医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