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资料更新:2023-04-17
浏览次数:166

春季是幼儿生长发育的“黄金”季节,也是最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疾病的季节。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身体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抵抗力低就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为了让孩子在这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健康成长,我们总结了以下春季保健的相关知识,也请家长与我们一起做好幼儿春季保健工作,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甲流知多少
HEALTH
什么是流感?
流感起病急,伴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也可伴发咳嗽、流涕及咽痛等呼吸道症状。流感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传播,传染性强,一旦有病例出现,迅速传播。
感冒的症状没有流感严重,但比较多样化,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如喷嚏、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一般患者少有高热,全身症状不显著。
流感是由什么引起的?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按其核心蛋白分为四个型别:甲型(A型)、乙型(B型)、丙型(C型)和丁型(D型)。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人群中主要流行的流感病毒包括:甲型H1N1亚型、甲型H3N2亚型、乙型Yamagata系以及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都可引起季节性流行。
流感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
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甲流和感冒、新冠有什么区别?
流感发生的高峰一般就是在冬季和初春,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达39~40 ℃,可伴有畏寒、寒颤,大龄儿童多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部分儿童有胃肠道症状,比如呕吐或腹泻。
流感和一般感冒及新冠感染三者的病原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
患流感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而一般感冒后发热少见,主要以上呼吸道症状比如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的症状及卡他症状比较明显,全身的肌肉酸痛症状比较轻。
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例除轻症和无症状外其余病例和流感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流感病毒全身症状会比较严重,新型冠状病毒上呼吸道的症状比较严重。
得了甲流能带病上学吗?
学校出现流感样症状的学生,需及时通知家长带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待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方可复课。
建议注意自我隔离,不带病上学,居家治疗、休息。
共筑健康防线
HEALTH
1
校 园 篇
为了保障孩子在园期间的身体健康,我园也将一如既往地始终坚持做好每日的全面消毒工作,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日常也会针对活动室、盥洗间、寝室、玩具、教室等各个角落进行仔细清洗、消毒、擦拭,用行动守护防疫安全线。
2
家 庭 篇
如何预防孩子得甲流?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家里有人感染流感,建议尽可能居家隔离,尤其减少与孩子、老人接触。对于6月龄内无法接种的儿童,全家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儿童感染。
避开人群聚集处,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到人群密集处,一定要戴口罩。
室内勤通风,建议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空气干燥时,可在家中适当使用加湿器,让室内空气保持一定湿度。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均衡饮食,适当锻炼,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
如孩子出现发烧、咳嗽等类似流感症状时,建议暂时不上课,避免交叉感染,尽早找专业医生诊治。
家人感染流感时,应如何应对?
如家人感染流感,要注意做好以下措施:
1. 佩戴口罩
患者和家人在近距离接触时,都应规范佩戴口罩。当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
2. 注意卫生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子遮住口、鼻。接触患者后或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后,或处理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应使用肥皂、香皂或洗手液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剂消毒双手。
3. 加强通风
患者居家期间,要加强居室通风,同时注意环境卫生。
4.关注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严重呕吐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5. 儿童防护
近期尽量减少课外线下培训,如须参加,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或与有症状的孩子保持距离。
6. 居家休息
流感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在家休息,暂时不要上学、上班。
季节交替,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勤洗手、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快乐入园!

地址:灞桥区公园南路9号
电话:15591808531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83338095 83338096

招生热线
83338095 83338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