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健康,从“心”出发

资料更新:2023-04-10
浏览次数:227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那怎样在幼儿时期做好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呢?三十铺镇翰林幼儿园特为家长朋友们介绍一些幼儿心理健康小知识,家园携手,共同陪伴幼儿快乐成长。
01
什么是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 
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美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充分体现生命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2.幼儿心理健康的表现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02
幼儿常见的心理变化
情绪方面
烦躁、郁闷、焦虑、容易生气、爱哭闹等。
行为方面
比平常更黏人、发呆不动、沉默少语、精神不集中、吃手、暴力倾向等。
生理方面
厌食、早醒、难以入睡、尿频、尿床、全身不适等。
03
我们可以怎么做
当孩子出现以上现象时,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1了解孩子的需求
家长在忙于工作的同时,也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因为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
2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来对待孩子,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作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3调整对孩子的期望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这样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是很好的方法。
4合理释放情绪
如果孩子出现了负面情绪,家长不要怪罪孩子软弱、胆小,而要让孩子知道,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类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大人们也会有类似的情绪,从而鼓励孩子学习接纳自己的坏情绪。
5丰富孩子社会交往
交往与沟通、分享与合作是孩子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作为家长,要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释放消极的情绪,培养自信心,发展兴趣爱好,提升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

地址:灞桥区公园南路9号
电话:15591808531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83338095 83338096

招生热线
83338095 83338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