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高发的传染性病毒你了解多少呢?幼儿园又有哪些预防措施呢?

资料更新:2017-02-20
浏览次数:234
流行性感冒

 一、病原体:流感病毒所致,该病毒不耐热,100℃1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对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

二、潜伏期: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

三、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

四、临床表现:常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呈自限性过程,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轻症流感与普通感冒相似,症状轻,2~3天可恢复。胃肠型流感 除发热外,以呕吐、腹痛、腹泻为显著特点,儿童多于成人。2~3天即可恢复。

五、预防措施: 1.晨检。2.保持教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出现病例班级不参加集体活动,并与其他班级隔离,并进行消毒。3.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经常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4.师生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就医,居家休息,症状消失后2日凭学校(幼儿园)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返校证明回校。5.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加减衣服。6.可自愿接种流感疫苗。

 

水痘

一、病原体:带状疱疹病毒,人类是该病毒惟一宿主,患者为惟一传染源,传染期一般从皮疹出现前1~2天到疱疹完全结痂为止。

二、潜伏期:该病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14日。

三、传播途径:接触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

四、临床表现:大多见于1~10岁的儿童,潜伏期2~3周。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经2~3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瘢痕。皮损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颜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数目多少不定以躯干为多,次于颜面、头部,四肢较少,掌跖更少。黏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皮损常分批发生,因而丘疹、水疱和结痂往往同时存在,病程经过2~3周。若患儿抵抗力低下时,皮损可进行性全身性播散,形成播散性水痘。

五、预防措施:1.晨检。2.控制感染源,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为止(且不少于病后14天。),持学校(幼儿园)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返校证明回校;3.教室定期通风换气,出现病例班级不参加集体活动,并与其他班级隔离;4.健康教育;5. 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经常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6.自愿接种水痘疫苗。

 

手足口病

 一、病原体: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二、潜伏期: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三、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

四、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五、预防措施: 1.晨检。2.出现病例班级不参加集体活动,并与其他班级隔离,并进行消毒。3.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儿;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4.幼儿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5.幼儿园一个班级一周内发生手足口病2例以上,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并根据区疾控中心和区教育局意见实施停课等措施。6.幼儿痊愈后1周(约2周),持属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返校证明回园。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胃肠炎

    一、病原体:诺如病毒,该病毒传染性强,少量病毒(不到100个)即可致病,但通常症状较轻,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二、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

三、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直接接触传播、呕吐物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是腮腺炎患者和携带病毒者。流行性腮腺炎可经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或飞沫传播。患者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

易感人群为1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潜伏期为12~25日,通常为18日。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

主要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可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发病1至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除腮腺肿胀外,还可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小结

   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帮助到我们的爸爸妈妈们,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使我们的宝贝远离病毒~!

地址:浙江省杭州闲林镇小和山水木清华苑7-1号
电话:0571-85853288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571-85853288

招生热线
0571-85853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