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路——陪伴引导(家长博文分享)

资料更新:2021-07-01
浏览次数:146


家长在学前总是迫切希望孩子能赶紧认字,理由是,孩子一认字就可以自己读书,不用再让家长讲故事了。这实际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孩子需要家长陪伴的时间是很短暂的,这个阶段的亲子阅读不仅仅是在培养阅读习惯,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好的亲子关系。我想若干年后孩子每每想起童年的生活,总会浮现出当年父母陪伴他讲故事的场景,甚至等他有孩子的时候也会再现当年的场景。  

     我一直觉得学前阅读习惯的培养比识字重要。首先,随着年龄增长,孩子迟早会认字,就算学前不认字,也不代表孩子上学就比别人差。韦宝上学之前基本算是文盲,唯一能认的一些简单字也是在故事中见多了,无意中记住的。学前不认字,并没有影响他日后的学习。但是阅读习惯的培养却是越早越好,如果学前孩子的阅读习惯已经培养起来,进入小学,一旦开始学校的识字教学,孩子的识字敏感期就爆发了。如果学前没有培养阅读习惯,日后就要花大力气了。其次,我觉得识字过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只是专注于文字,容易忽略图画,孩子的思维反倒会被文字束缚。  

    韦宝阅读的第二阶段应该在3-6岁,这个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父母的大量陪伴和引导。上了幼儿园,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变少了,要想大量阅读,只有珍惜从幼儿园回来到睡前的那段时间。从幼儿园回来的时间一般都是用来户外运动的,真正看书要到饭后睡前的这段时间了。他总会自己挑书,让我一本接一本地讲。经过了最初的懵懂时期,到现在已经知道该怎样去引导他。拿到一本书会先让他自己读图,引导他抓住图画上的细节去观察,让他用自己的话来讲述一下自己看到的内容。其实看得多了,孩子的读图能力很强,不需要文字,也一样能理解画面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随后才是讲的环节。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会跟他进行互动,比如如果你是这个小动物,你会怎么做?讲到这儿,你猜猜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要是你写的话,你会给这个故事加入什么样的结尾......类似于这样的种种问题,我俩一起展开讨论,甚至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有些故事适合加入一些拓展性的活动,我俩会动手做一做手工,甚至会根据这个故事来演一演。这些环节下来,一本书经常要讲很长时间,经常讲得口干舌燥。韦宝呢,虽然不识字,但是读图能力很强,他能够捕捉到图画上的细微的变化,能够透过图画的色彩、线条等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甚至能猜测出随后的故事情节。现在再回头看,韦宝的很多能力正是在这个阶段培养起来的。比如他的观察能力很强,总能观察到很细微的地方,而这些东西往往是我们大人都很容易忽略掉的;他还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种种信息综合在一起做出推理判断。再比如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跟他一直有互动,引导他去说,所以他的表达能力一直都很好,在四岁左右已经开始口述日记,能够很完整地表达清楚一件事,甚至能够抓住一些细节展开来说。因为之前大量读和说的积累,一上一年级,在作文方面没有费太大力气,完全是自然而然地过渡。经常听到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倒是很爱看书,但是看完后吸收不好,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还是老样子。我想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或许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引导,只是让孩子单纯地在看。早期对孩子阅读的引导并不是为了让孩子一定要记住这本书的内容,我想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在阅读中学会思考,而不是任由孩子专注于某个有意思的情节,一笑了之。

     最早的时候还没有专门的绘本馆,也不清楚还有绘本这东西。偶然结识绘本是韦宝上早教课的时候,韦宝看到那有那么多漂亮的书,特别高兴,每次上完课都会在那看书,有时别人要下班了,他还是舍不得放下。再后来为了能多些时间看书,每次上课提前一个小时去看书,上完课还可以接着看。感觉那段时间早教班的书比课程更吸引他。在这过程中都是他自己挑书,我给他讲,一本接着一本,经常讲着讲着,发现旁边围了好几个小朋友一起听。就这样,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早教班的书看得差不多了。周末没事的时候还会让我带他去书店,他或席地而坐,或倚在书架上,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再后来偶然遇到了绘本馆,韦宝每周一定要亲自去挑选书,目的是去了可以多看会儿书,看够了,借上几本书,心满意足地回家。     在看绘本的同时也开始加入了章节小说,比如《窗边的小豆豆》、《木偶奇遇记》、《洋葱头历险记》等,每天看完绘本,再给他念几章。因为章节小说的情节相对复杂,很容易吊他的胃口,为了知道最后的结局,他经常缠着我再多念一个故事,每天晚上早早等我我给他念,讲完后还意犹未尽,跟我讨论故事情节。  

     也正是这一阶段的大量绘本阅读以及章节小说的提前渗透,为后一阶段进入小学的看图写话和自主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金沙二路4333号丰源淳和小区吉的堡幼儿园
电话:13699500420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791-85135006

招生热线
0791-8513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