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常见病及传染病小知识

资料更新:2017-03-10
浏览次数:489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气温也在逐渐回暖,不过细菌和病毒也趁此机会肆无忌惮的活动。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时暖时寒,再加上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因此很容易感染疾病。春季较高发的疾病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呼吸系统疾病

      小儿呼吸道感染是春季最常见的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占儿科门诊的绝大多数。通常来说,呼吸道感染又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肺炎。

      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主要表现为咳嗽流涕、打喷嚏和伴有发热,大多数由病毒感染所致。这种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包括注意休息、多喝水,必要时还需加用抗生素。

      支气管肺炎的主要表现是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治疗时主要是针对病原菌治疗,加强呼吸道管理怯痰止咳平喘、改善缺氧状况,从而保护机体其他器官的功能和对症支持治疗。

二、过敏性疾病

       一到春天,气温变暖百花争艳。对于有过敏体质的孩子来说,往往容易诱发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等疾病。提醒宝妈们,如果孩子属于过敏体质,一定要注意避免对花粉等过敏原的接触。尤其是有哮喘的孩子,必须坚持规范抗炎治疗,避免哮喘发作。

三、消化系统疾病

       春暖花开的季节,很多家长也会选择带孩子外出游玩。但如果外出时不注意卫生和规律饮食,就可能发生肠道感染性疾病噢!肠道感染一般表现为呕吐、腹痛和腹泻,细菌感染性肠炎大便可能还带有粘液、脓血。出现这种问题时,宝妈们也不用太过紧张,一般服用思密达就能止泻,当然也可以服用益生菌来调理肠道微生态,还可以口服补液盐防治脱水(侵袭性细菌感染肠炎需抗生素治疗)。

四、传染性疾病

春季孩子比较容易出现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猩红热、水痘、手足口病等困扰。

       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表现是有发热、耳下部肿、腮腺肿痛等症状,治疗时主要是合理饮食、注意休息。严重的还可以配合中成药内服外敷,通常使用抗生素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是没有效果的。

       麻疹表现主要为发热3天后出现玫瑰色斑丘疹,2-3天后皮疹渐及全身,然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随之消失。麻疹病初有流涕、怕光、流泪等类似于感冒的症状。

        手足口病多好发于5岁以下的孩子,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黏膜及手足部、臀部疱疹,一般治疗周期为一周。不过也有少部分孩子情况较为严重,那就需要宝爸宝妈们密切观察宝贝的精神状态了,如果出现反复高热、精神差、烦躁等情况,需要及时找医生治疗。

      水痘也是这个季节比较容易发生的病种,并且它的传染性很强。它主要表现为成批出现斑丘疹、疱疹和部分结痂皮疹等症状,瘙痒明显。治疗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来止痒,宝妈们还要注意让孩子勤换衣服、勤剪指甲。

说了这么多春季感染性的疾病,宝妈们一定想知道我们日常需要怎么做才能预防吧?下面这些预防措施宝妈们要注意了。

1、春季气温变化较快,需要注意把握衣物的增减。气温突然变冷时,要及时添衣。

2、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带孩子去空气不流通和拥挤的公共场所,多晒太阳。

3、注意卫生,勤洗手、勤换衣。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注意合理规律的饮食,多吃维生素丰富、高蛋白质的食物,多吃绿色蔬菜。

4、保证孩子睡眠充足,休息质量好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5、加强孩子的户外活动,保证孩子得到充足的日光照射,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抵抗力。

6、要按计划及时进行预防接种,预防疾病发生。

除此以外,家长们还要注意避免下面这些认识误区:

1、当孩子出现流涕和打喷嚏的症状时,不要简单归结为感冒。宝爸宝妈也不要反复使用感冒甚至是抗生素给孩子治疗,要先确认孩子是不是过敏性鼻炎。

2、对于抗生素的使用,家长往往也有两极分化的态度。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生病后,使用抗生素可以增强疗效;有些家长又担心抗生素有很大的副作用,所以十分排斥。事实上,一般的病毒性感染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只需多喝水、注意休息。但如果是细菌感染,就应该配合使用抗生素了(比如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猩红热)。

3、在孩子的穿衣方面,当气温突然下降时,家长要及时给孩子添加衣服。但添加衣服并不是突然穿很厚,有些家长给孩子捂的太厚也不可取。因为孩子处于新陈代谢旺盛时期,活动量也比较大,如果穿太厚后活动反而容易生病。

春季虽然是一些病毒性疾病的高发期,但也不是百害无利的。它充足的阳光可以补充人体内的维生素D,帮助孩子钙的吸收。也就是说,这个阶段宝妈们也可以多给孩子补钙,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噢!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棕树北街45号
电话:18628264636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28-65581060

招生热线
028-6558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