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最大规模沙尘来袭,气象台升级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大风、沙尘、降温齐上阵,不仅给交通安全带来了影响,也容易对呼吸系统、眼睛、皮肤等部位造成危害。在此提醒大家,请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如需外出务必加强健康防护并注意防风防沙防火,防范高空坠物。
大风伴随着漫天黄沙,出行在注意交通安全,谨防高空坠物的同时,该怎样进行健康防护?
眼睛:首当其冲“被伤害”
沙尘天气里,眼睛往往最容易受伤。如果眼睛有异物感,说明沙尘就在角膜上,采取揉搓等不恰当的处理,就会使沙尘镶嵌在其中,这样最容易发生感染。应该用清水及时冲洗眼睛,后立即到医院就诊。
由于沙尘本身携带了病菌、污染物,进入眼睛接触到结膜可能造成感染,因此,外出返回后立即用清洁的生理盐水清洗双眼。
如何判断自己眼内进入异物?
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根据自己的症状。当您经历了户外的沙尘天气回到室内,感到眼内磨痛、刺激流泪,同时眼球发红,休息后以上症状不能缓解,那很有可能,沙尘异物已经进入了您的眼睛。
呼吸、心脑血管系统: 易受损
沙尘天气使得大气中颗粒物浓度增加,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增加。因此,沙尘天气时应尽量减少外出,尤其老年人和儿童,抵抗力比较弱、本身就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尤其要注意防护,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即便出去最好也戴上口罩。在家及时关闭门窗。沙尘比起雾霾来颗粒比较粗大,更容易用普通的口罩阻挡住,如果必须室外活动,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它通过口、鼻进入气管、支气管。外出后要注意清洁口腔、鼻腔,当然沙尘往往天气会比较干燥,要注意饮水,及时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
皮肤:清洁保湿最重要
天气干燥合并沙尘,皮肤表层的水分极易被风尘带走,水分散失速度快,造成皮肤粗糙,毛孔变大,脏东西进去后容易堵塞毛孔,影响皮肤功能。补水、保湿、适当的防晒是沙尘天气保护皮肤的首要功课,外出要尽量避免沙尘直接接触皮肤,可以使用一些保湿的护肤产品,但是太油的反而容易吸附沙尘。要注意从内部补水,多喝水。
沙尘天气中,应规律作息,保持良好情绪,并尤其注意:
开窗有讲究
沙尘天气时不宜开窗通风,等沙尘过去之后再开窗。
减少体力消耗和户外活动
沙尘天气时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和户外活动。特别是老年人、婴幼儿、孕妇、体弱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患者更应注意,以免旧病复发和出现新的疾病。
出行要加强个人防护
在沙尘天气期间外出时可以戴上口罩、眼镜、帽子和沙巾;勤洗手、脸,多喝水,以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外出回来应立即洗手、洗脸,用清水漱口,清理鼻腔,有条件的应该洗浴,并及时更换衣服,保持身体洁净舒适。由于室外能见度差,因此外出时应当穿着颜色鲜艳的衣服,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出现不适及时就诊
一旦发生慢性咳嗽伴咳痰或气短、发作性 喘憋及胸痛时,要尽快就诊,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出行注意安全
要注意躲开广告牌和老树、枯树。不要在高大建筑物、广告牌、临时搭建物或大树的下方停留。车辆减速慢行,尽量少骑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