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府发表教育白皮书指出:从4—5岁才开始的儿童教育已经太迟了,假如不加强3岁前的教育,就无法保证孩子未来的健康成长。3岁前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的教育、学习决定其一生。
性格:孩子成长后的性格基本上在3岁之前就已经定型,3岁之后基本不变;
智商: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在3岁之前就已经完成60%,3岁之后的大脑基本停止发育;
学习:3岁之前是儿童在感知觉、记忆、思维等形成中*为敏感的时期,3岁之后的学习活动将事倍功半;
身高:3岁之前是孩子身高发展*为关键的阶段,3岁之前对身高造成的损害将永远无法弥补。
科学研究显示,3岁之前是一个人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
出生时:脑重量只有370克,
1岁:接近成人脑重的60%;
2岁:出生时的3倍,约占成人脑重的75%;
3岁:接近成人脑重的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就变慢了。
所以孩子在出生后2~3年内,无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儿刺激对大脑的功能和结构都有重要的影响。
人类的大脑是唯一一个在出生后还具有可塑性的器官,三岁前,大脑会发育到成熟期的80%左右,这三年里,大脑会建立700-1000个神经连接。
但是是什么刺激着大脑让它建立这些链接呢?
当然是宝宝日见日闻!大脑此时是从一张白纸、一块海绵迅速吸收成长的时期,所以此时宝宝所接收到的各种视觉+听觉信息,会影响大脑神经,并最终塑造定型宝宝的大脑。
你还会觉得孩子小听不懂,说什么都无所谓吗?
前两年网上有一篇特别火爆的网文,叫《寒门再难出贵子》,讲的是人的出身对成功的影响,在网上激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人深为共鸣,也有不少反对意见。
小编不认为出身不好的人就没有成功的机遇,但是这里我们只讲讲三岁前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不同影响。
有人曾做过一个延续多年的研究:
到四岁前,许多贫穷家庭的孩子听见的单词总数比富裕家庭孩子少3千万,而且他们听见的单词大部分都是负面的、否定的、简单粗俗的。
贫穷的生活给父母带来更多的焦虑和负面情绪,对待孩子的态度容易简单粗暴,加上没有良好教育背景,很容易采用一些简单的命令性短句,比如:
不许哭!
不要碰!
坐好!
三年之后,贫穷家庭的小孩接受到的新词语、复杂的词语会比富裕家庭的小孩少很多,即便它还能在以后的时间里通过教育去学习很多东西,但是它已经成形了——它接受新知识的方式、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基本已经定型。
孩子的数学能力、空间推理能力、毅力、自律性、道德感、同理心都和这三年听到的单词有关系,所以说,父母才正儿八经是孩子第一任老师。
对孩子来说,塑造一个良好的大脑发育环境,远比给他吃好穿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