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是个特殊的年份,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搅乱的我们的脚步,但是一次疫情却让我们见证了我们祖国的强大。随着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我们宝贝们都安全返园,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可是最近疫情又有局部性的反弹,防疫工作,大家仍不能放松警惕。孩子入园后,避免不了感冒发烧,那么流行性感冒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区别在哪?如何做好防护呢?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解说一下。
流行性感冒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体温可高达39.0℃-40.0℃,可伴有畏寒、寒战,常有咽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多伴乏力、食欲减退、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部分儿童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多于发病后3-4天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等症状会持续1-2周。流感可以并发肺炎、心脏、神经系统损害,但总体预后良好。
儿童2019冠状病毒病特点尚没有大样本的临床资料,但根据现有临床病例资料提示发病初期与流感类似,婴幼儿症状可不明显,很容易混淆。随着病情进展(多在病程1周后),可出现呼吸困难、腹泻加重,如呼吸过快、呼吸费力,出现明显的缺氧表现,婴幼儿表现为张口呼吸、喘息、呻吟、鼻翼煽动、点头呼吸,甚至出现颜面紫绀、三凹征等呼吸衰竭症状及其他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危害很大。
家长如何帮助儿童防护新型冠状病毒?
建议在疫情防控过程中, 特别是在疫情发生强度比较高的地区,要加强对儿童的保护。
① 要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房间还要多通风;
② 建议孩子在假期里不要暴饮暴食;
③ 大一点的孩子不建议睡得很晚,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
④ 要早晚摸小孩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在家庭中,对孩子要减少外出,特别是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场所去活动。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戴上口罩会增加其呼吸阻力,建议待在家中。
如果家里人出现了相应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要注意做好对儿童和幼儿的保护。
如何寻求医学帮助?
当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家长不要惊慌,首先应在家自行测体温、记录发热时间和体温变化,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食欲、大小便的情况,进行日常护理,并认真了解孩子是否到过疫区或密切接触过疑似感染病例。如孩子精神状态、食欲、大小便正常,则可以通过网上免费咨询平台或者疾控部门设立的热线电话咨询如何居家隔离治疗。
疫情期间的就诊建议
就诊途中应佩戴好口罩,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可乘坐私家车或呼叫救护车 ,就诊途中与他人保持距离。
儿童就医佩戴口罩时,需注意有无呼吸困难等情况,年龄极小的患儿不建议戴口罩,尽量与人保持距离。
儿童使用口罩需注意以下事项
(1)儿童在佩戴前,需在家长帮助下,认真阅读并正确理解使用说明,以 掌握正确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方法;
(2) 家长应随时关注儿童口罩佩戴情况,如儿童在佩戴口罩过程中感觉不适,应及时调整或停止使用;
(3)因儿童脸型较小,与成人口罩边缘无法充分密合, 不建议儿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幼儿防护。为我们宝贝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