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出血热?

资料更新:2021-12-09
浏览次数:226

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出血热又称之为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老鼠(黑线姬鼠)是主要的传染源,可经过多种途径传播给人。全年均可发病,小高峰为每年4-6月,大高峰为每年10月至次年1月,潜伏期最短4天,最长60天,一般为7-14天。
陕西关中地区的出血热疫情常年发生,高峰主要发生在每年6-7月和11-12月两个时段,这与每年当地农村集中开展的五月夏收和十月秋收有关。农民下地劳作时间长,近距离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的机会多,经过1月左右的潜伏期后发病,时间逻辑相符,也与国内同类型疫区情况相似。


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
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或胃肠粘膜而感染。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伤口接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亦可导致感染。


临床表现有哪些?
三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
三红:颜面、颈、胸等部位潮红

三点:软腭、腋下、胸背部出血

出血热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以上总结的“三痛三红三点”并不是所有症状都会出现。

早期症状和体征:起病急,发冷,发热38℃以上;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上腭粘膜呈网状充血,点状出血;腋下皮肤有线状或簇状排列的出血点;束臂试验阳性。

病程经过:典型病例有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流行性出血热如何预防?
1.灭鼠、防鼠:这是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措施。

2.接种出血热疫苗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16岁及以上人群应积极主动接种出血热疫苗,接种程序是每人全程接种3针次,即接种第1针后14天接种第2针,半年至一年加强接种第3针。

3.现有死老鼠应深埋或焚烧,接触死老鼠时应戴手套或使用器具。

4.注意食品卫生: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和饮料等,饮用罐装饮料时注意擦净罐口或使用吸管饮用;家中食物不要裸露摆放,以防老鼠的分泌物将食物污染;食具用前应煮沸消毒等。

5.野外作业时要注意灭鼠,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分泌物接触。

6.搞好环境卫生:室内外垃圾及时清理,杂物堆放定期整理,以减少鼠的食物、隐蔽场所及鼠孳生地。在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时,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等。先洒水后扫地,防止携带病毒的尘埃飞扬。

7.如被老鼠咬伤,立即用20%的肥皂水和流动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再用生理盐水或纯净水洗净伤口,有条件的可再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并尽快到正规医院进一步处理伤口,遵医嘱接种疫苗。

8.及时就诊:近期被老鼠咬伤、接触过鼠污染物者,必须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大夫有被老鼠接触史。

地址: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世纪大道中段西西里小区以北
电话:13991383429
隐私条款协议
招聘电话:029-33584897

招生热线
029-33584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