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冷了,小儿又出现了一个发病高峰。这一高峰发生在10~12月,有的延续到次年1月,称“冬季腹泻”,准确的诊断名称叫做“轮状病毒肠炎”。轮状病毒肠炎有哪些特点呢?
一、轮状病毒的症状
轮状病毒肠炎好发生于6个月至2岁婴幼儿。6个月以下婴儿因为有母亲传给的抗体,一般少发病,即使发病病情也较轻。2岁以上小儿多数感染过轮状病毒(显性或隐性),体内有了抗体,所以发病率明显降低。
1、传播方式: 主要经粪-口或口-口传播,亦可通过水源传播或呼吸道传播,成人轮状病毒性腹泻常呈水型暴发流行。由于轮状病毒在环境中比较稳定,不易自然灭亡,也可通过生活接触传播。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主要来源于孕产妇感染、产道感染及医院内感染。医院里可通过护理人员造成轮状病毒感染的传播。
2、潜伏期:轮状病毒腹泻潜伏期一般在3天左右。
3.临床表现:幼儿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涕、咳嗽、发热、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状,大便每日数次,且伴有呕吐、腹痛,容易被误诊为胃肠型感冒。本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起病急骤,体温较高(一般词为38-40℃),胃肠道症状较重,甚至每日大便次数达数十次,多为水样或蛋花样,较大幼儿大便自呈喷射状,无特殊腥味及粘液脓血,大便化验正常或有少许的白血球。
由于频繁腹泻与呕吐,食欲又低下,患儿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现象,严重者出现电解质紊乱,更甚者还可合并脑炎、肠出血、肠套叠或心肌炎而危及生命,家长应对此病有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轮状病毒不单纯是肠道感染,而是全身性感染,可侵犯内脏。个别有心肌侵犯。因而对精神面色差、心音低钝的患儿应早做心电图与心肌酶检测,以发现并发心肌炎。
二、感染了轮状病毒该怎么办
轮状病毒腹泻是一种多发性疾病,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是病毒和细菌。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或止泻药。平时注意饮食,也可以让你远离腹泻,一起来看看冬季拉肚子吃什么?
腹泻可以喝点加盐的白粥,建议不要放肉。肉粥会加剧肠胃负担,腹痛排便后,疼痛虽缓解,但此时肠胃因炎症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如果吃肉菜,会加重病情,因此腹泻后两至三天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不妨喝点白粥,加少许盐。
腹泻需要吃一些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面食是不错的选择。面条营养丰富,而且比较容易消化吸收,所以吃面条是腹泻的人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对于腹泻的人来说,吃的面条不要过于油腻,过于油腻的话会加重肠胃负担。
苹果可让轻度腹泻痊愈。取苹果1只,连皮带核切成小块,放在水中煮3~5分钟,待温后食自用,每日2~3次,每次30克左右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在食用煮熟的苹果时,不宜加蔗糖调味领因为蔗糖可能会加重腹泻。
三、预防措施
1、一般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加强卫生宣教,对水源和食品卫生严格管理。食品应新鲜、清洁,凡变质的食物均不可喂养小儿,食具也必须注意消毒。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六个月以内婴儿最适宜的食物,应大力提倡小婴儿按需喂养。人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
增强体质:平时应加强户外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注意小儿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
避免不良刺激:小儿日常生活中应防止过度疲劳、惊吓或精神过度紧张。
加强体弱婴幼儿护理:营养不良、佝偻病及病后体弱小儿应加强护理,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各种感染。对轻型腹泻应及时治疗,以免拖延成为重型腹泻。
避免交叉感染:感染性腹泻易引起流行,对新生儿,托幼机构及医院应注意消毒隔离。发现腹泻患儿和带菌者要隔离治疗,粪便应做消毒处理。
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招致耐药菌繁殖引起肠炎。
2、疫苗预防
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是免疫接种。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除了疫苗,没有一种有效方法能够完全消除轮状病毒或它的传播。实践证明,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以有效地减少或减轻腹泻症状,进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是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尤其是重症腹泻唯一和最经济的手段。
轮状病毒疫苗的免疫接种对象为2个月以上的儿童,主要为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接种方式为口服;免疫程序为每次一剂,每年免疫一次。发烧、患严重疾病、胃肠疾患、严重营养不良、有免疫缺陷和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不要接种或暂缓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