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都是妈妈。
也或许是留言的粉丝家庭中,小仙女是照顾孩子的主力。
但是爸爸也是婚姻中的一份子,不要把所有责任都压在妈妈身上哦!
这样的话,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好。
爸爸陪伴对成长的重要性
爸爸陪伴孩子成长,可以让孩子从爸爸身上知道什么是男人,什么是父亲,什么是丈夫……
男性独有的性别特征,声音、外形、力量、行为习惯、处事方法等,让孩子从中学会什么是独立和勇敢。
这些东西都是妈妈永远教不来的,父爱可以偶尔缺席,但不要一直缺席。
男人作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支柱,有时候忙点、应酬多点都可理解,但这不能成为不陪孩子的借口。
钱或许可以再赚,但如果一直不陪孩子,可能真的就没机会了。
1、人格养成的影响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孩子在不同人生阶段都可能会出现退缩的行为,尤其是0~7岁的孩子。
这一阶段,家长帮助孩子度过心理发展敏感期非常重要。
幼儿时期,孩子与母亲的共生关系比较强烈。
相较爸爸来说,可能更依赖妈妈,性格形成也主要受到妈妈的影响。
但随着孩子成长,慢慢的和爸爸互动的诉求开始增多。妈妈虽然更加细致,但爸爸特有的品质是在妈妈身上学不到的。
妈妈的细腻和爸爸的粗犷结合,两者相得益彰,更有利于培养出独立、完整人格的孩子。
对于男孩来说,爸爸的男子气概、责任感,都是学习的榜样。如果少了这些,男孩子很容易没担当,甚至变得妈宝。
对于女孩来说,爸爸的陪伴可以知道如何和异性相处,为以后面对异性的追求,打下从容应对的基础。
否则青春期时面对异性,可能表现出焦虑,不知如何应对。
2、性别意识的影响
对于性别这件事,爸爸陪伴孩子身边,就是无声的诉说。
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容易出现性别认知落后,缺乏性别认同感,不利于身心发展。
如果孩子一直没有清晰的性别意识、出现性别混乱,很容易形成内向、胆小、孤僻和犹豫的性格。
现代社会,爸爸代表的是社会对个人的规则和要求,妈妈代表的是家庭的温暖。
男孩多跟爸爸在一起,学习如何照顾家庭,保护弱小;女孩多和爸爸在一起,发现自己和爸爸的不同之处,做一个温暖、柔和、会保护自己的女孩子。
3、思维和创造力的影响
爸爸的陪伴,能帮助孩子更好的开发智力。
虽然爸爸看待问题往往比较大条,但这正好可以给孩子动脑筋独立思考和增加想象力的机会。
爸爸和妈妈不同的思维方式,共同影响着孩子,让孩子越来越有创造力。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爸爸在孩子人生的早期,多和孩子一起玩耍、阅读(读绘本)、户外活动,孩子入学后很少出现行为障碍的问题,同时青春期也很少误入歧途。
爸爸多陪伴孩子,对孩子的智力和学习能力的影响也很显著。
爸爸妈妈共同陪伴孩子外出游玩,可以最大程度的让孩子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
爸爸陪伴孩子独有的优势
都知道爸爸陪伴孩子,具有很多男性的优势。
那,到底哪些地方是妈妈比不了的呢?
1、冒险精神
爸爸带娃大多会采取鼓励的方式,这对孩子(尤其三岁以上),会增加他们探索的欲望。
在爸爸参与的活动中,能够有足够的安全感,培养孩子冒险精神。
2、身体素质
爸爸相对于妈妈,更擅长运动,对于踢球、滑雪、游泳等这些事情,大多数情况爸爸们的运动细胞都优于妈妈。
3、孩子气
和妈妈的成熟相比,爸爸往往表现出“孩子气”,而这种幼稚又非常适合孩子。
爸爸是天生的游戏狂,总能发明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孩子沉浸其中,玩得更开心。
4、克服困难
爸爸在对待孩子遇到的挫折时,往往会更“狠心一些”。
适当的出手帮忙,然后在一旁鼓励观望孩子独自克服困难,更有利于孩子独自面对社会。
5、理智冷静
通常情况,女性更容易情绪化,男性更加理智,性格方面也会更开朗,不会轻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爸爸多陪伴孩子,孩子能学着心态更乐观,遇事也会更理智冷静。
6、动手能力
男性的思维逻辑和空间想象力,一般会比女性更好一些。
当爸爸和孩子一起修理玩具,组装、拼接机器人时,强大想象力会使孩子玩的更开心,同时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
7、家庭和谐
孩子和爸爸妈妈相处的时候,总会不自觉的学着家长的相处模式。
爸爸会在妈妈不开心的时候调节气氛,让宝宝的成长环境和谐而快乐,孩子也会学着对妈妈好。
孩子成长的机会只有一次,不要吝啬爸爸的这些优势,给孩子多一些父亲的关爱和陪伴。
要知道,爸爸是孩子无可替代的老师。